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羊痘」之簡介與防治

衝擊:

■「羊痘」對臺灣之廣大羊群及其相關產業來說,將是一潛在之重大威脅,不容忽視,主要因為「羊痘」之疫情非常難以清除、且經常造成極高之死亡率。

■「羊痘」疫情將造成產業嚴重之經濟損失,除包括引發大量羊隻之死亡、流產與乳房炎,且需銷燬所有相關之羊皮、羊毛等製品,並喪失產品外銷機會。

病原:

■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山羊及綿羊不分年齡、品種、及性別皆具感受性,但以年幼、年老及泌乳中羊隻之感染更為嚴重。
 

傳播:

■羊痘病毒具極高之傳染力,病毒經常經由呼吸道藉空氣微粒感染臨近動物。

■此外,病毒可存活於已死亡羊隻之口鼻分泌物中達數週,自被感染羊隻身上散落之痂皮於常溫下更可保有病毒長達數年之久,另病毒於羊毛中可存活2個月、於未經消毒之羊舍中可存活6個月,因此羊隻亦可經由接觸這些受污染的物質而被感染。

■另本病毒亦可藉由皮膚傷口、侵入性醫療行為、或昆蟲叮咬來傳播。

症狀:

■感染小反芻動物之羊痘病毒,為所有動物之各式痘病毒中最為嚴重之一型。

■病毒感染淺伏期可長達21天,平均約為12天。

■羊痘病毒可於全身皮膚及粘膜引發痘瘡,並造成肺炎及全身性病變而致死,易從病羊皮毛稀疏區域如乳頭、乳房、腋下、陰囊與大腿內側等處觀察到痘瘡。

■「羊痘」之臨床症狀如皮膚丘疹、水皰、膿皰與痂皮等,難與「羊接觸傳染性化膿性口炎」(Orf)區別。

■初次感染羊痘羊群死亡率可達50%,仔羊死亡率可高達100%,會造成養羊場無法育成小羊。羊隻即使未死亡,亦會出現產乳量下降或皮肉無法供人食用之情形。同時羊痘病毒可存於環境達6個月之久,可能造成場內疫情重複發生,引致業者極大經濟損失。

防治:

■無有效治療方法。

■羊痘病毒最有可能藉由已被感染之羊隻引入原為清淨之牧場,或經受污染的動物產品(如:羊毛)而散播。因此羊痘之防疫首重:千萬不可自羊痘疫區引入羊隻或其產品,牧場對任何新購羊隻應先施以隔離檢疫至少21天。

■羊痘疫情可藉由隔離檢疫、移動管制、撲殺已受感染及曝露於同一環境之羊隻、及嚴格清先與清毒牧場與其設備,來加以有效控制。

■對疫區內之車輛與動物施以嚴格之移動管制。

■羊痘病毒感染場可先使用界面活性劑清潔後,再用氫氧化納、次氯酸納、檸檬酸及生石灰等消毒(消毒劑的稀釋倍數及作用時間請依廠商說明書規定使用)。

政府作為

■進行全國羊隻畜牧場臨床訪視。

■強化肉品市場進場羊隻檢查工作。

■加強羊隻屠宰場屠宰羊隻之屠前及屠後檢查工作。

■若出現疑似案例,立即進行必要的處置。


▲羊痘防治講習會蕭世烜教授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