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上個月2024年 5月下個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今天
 主選單
 出版刊物
 訪問統計

 隨機小語
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

[拿破崙]
 隨機文章
藍瑞斯完檢(英文) (2055)
農牧旬刊2006年7月15日 (7887)
杜洛克公豬合照(中文) (1718)
杜洛克公豬合照(英文) (1608)
採精記錄 (994)
 熱門連結網站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脂三點BEF1BEF2BEF3的相關係數0.22±0.100.21±0.090.25±0.05較一致。因此,超音波量測種豬背脂時,宜採第一肋背脂厚度為今後的選拔要項。

 

背脂和腹脂厚度均勻性

在屠體第一肋的背脂厚度(BF1)為基準時,其在最後肋的背脂厚度(BF2)是 BF1 的多少比值,按BF1BF2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1:1.0予以計算頻率,並同時計算各 BF1BF2比值組的屠體最後腰椎背脂厚度(BF3)BF1比值之平均。若 BF1BF2比值接近1:1.0BF3BF1接近1.00,則表示三點背脂厚度相似。相反地,比值接近0.1則表示厚度相差相當多,顯示屠體背脂三點的厚度均勻性不高。針對腹脂三點的厚度均勻性,亦把胸部肋骨後緣的腹脂厚度(BEF1)為基準,把肚臍部腹脂厚度(BEF2)和鼠蹊部腹脂厚度(BEF3)予以相比,顯示當BEF1BEF2比值接近1:1.0BEF3BEF1比值接近1.00時,腹部脂肪厚度均勻度好,有利於腹脅肉評級。肉豬屠體皮下脂肪 分布當以背部三點和腹部三點厚度為依據以BEF1BEF2=1:0.5的屠體佔絕大多數,高達58.35%,依序有22.45%為1:0.612.63%為1:0.4。換言之,有近91.43%的屠體,其最後肋的背脂厚度約為第一肋的背脂厚度的一半。當計算BF2BF11:0.5時之屠體的BF3BF1平均比值,亦僅為0.55,顯示第一肋的背脂厚度是最後肋和最後腰椎處背脂厚度的兩倍之多。頻率分析顯示三點背脂厚度相似,亦即BF2BF1比值接近1:1.0BF3BF1比值為1.00的頻率僅0.2(12/6120)。茲因最後肋和最後腰椎處的背脂厚度分別為1.82±0.35 1.96±0.38公分,明顯地少於第一肋的背脂厚度3.50±0.48公分(表4P.05),種豬的背脂選拔上是否仍用三點平均值,則有待商榷。當腹脂BEF1BEF2比值自1:0.8 1:1.6的九等級,以1:1.1的屠體佔絕大多數,高達67.24%,依序有17.14%為1:1.2 12.01%為1:1.0。合計有94.39%的屠體之腹脂厚度在胸部肋骨後緣和肚臍部是一樣厚(1:1.1),但鼠蹊部的腹脂厚度則較厚40%(BEF3BEF11.41)。若以BEF3BEF1比值接近1.00來計算頻率,發現並無任何屠體有此狀況,因此自胸部肋骨後緣起至鼠蹊部的腹脅肉皮下脂肪要求均勻性,則仍待進一步研擬改進措施。

 

豬的肋骨數

根據Shaw(1930)Freeman(1939)Berge(1948)Donald(1949)的研究,豬的頸椎數通常有七個,而胸椎數有1317個不等、有67個腰椎、有37個薦椎、以及有2126個尾椎。肋骨對數有連結到前胸骨的固定肋和未連到胸骨的游離肋。肋骨對數是取決於胸椎數。劉等(1996b)量測肉豬屠體冷藏後之體型性狀,當屠體長介於8186公分者,才量測背部的肋骨部長和腰椎部長,發現肋骨部長是影響屠體長自81公分增加到86公分的重要部位。因此,以肋骨對數的調查為目的,並探討品種間差異性是否存在,進而分析冷凍屠宰廠的肉豬屠體長與肋骨對數之關係。屠體長相同的條件下,屠體重、背脂三點厚度和腹脂三點厚度間之相關仍具顯著性,暗示肉豬屠體品質整齊度急待改善。當屠體長介於8186公分時,屠體重自58129公斤不等,平均為88.8±8.2公斤重。不含皮的背脂厚度在第一肋、最後肋和最後腰椎處分別為3.50±0.481.82±0.351.96±0.38公分,厚度之間的相關係數以最後肋和最後腰椎處背脂最高(r0.80)然三點背脂厚度相似的屠體僅有0.2%。絕大多數的屠體之第一肋背脂厚度是其他兩點厚度的兩倍。第一肋背脂厚度和腹脂三點厚度相關係數較一致,介於0.210.25間,同時胸部肋骨後緣的腹脂厚度與屠體重的相關係數亦較其他二點腹脂厚度為高,故欲改進腹脅肉的皮下脂肪厚度,宜重視第一肋的背脂厚度之選拔。因此,建議種豬業者應著重於第一肋骨背脂和胸部肋骨後緣的腹脂之量測,並探討遺傳變異率之大小,以利選拔。

 

品種差異

 

19911月至19977月期間,共進行43頭藍瑞斯、29頭約克夏、43頭杜洛克、7頭盤克夏、23頭桃園、20頭梅山、2頭迷彩和39頭蘭嶼等純種豬肋骨對數的檢查(6)。自高至低的肋骨對數排列,藍瑞斯種有1716對者,約克夏種和杜洛克種有1615對者,盤克夏種有1514對者,而桃園、梅山、迷彩和蘭嶼種均為14對肋骨。藍瑞斯種有一頭具15對肋骨,而約克夏種亦有一頭具14對肋骨。蘭嶼種為小耳種迷你豬(李等,1994),體型小,亦有兩頭為13對肋骨者。豬種間之解剖生理的差異,早在1944年時已可概分為中國種和歐美種,通常中國種體型小、早熟和多產(Phillips and Hsu, 1944)。歐洲種之育成過程裡,多以中國和歐洲豬種進行雜交選育後而來。肋骨對數的品種差異亦早在1930年被注意到,據Shaw (1930)Freeman (1939)Berge (1948)的研究,指出豬頸椎數通常有七個,而胸椎數或肋骨對數則自1317個不等,以及有67個腰椎。Berge (1948)曾對頸椎、胸椎和腰椎三部位的總脊椎數進行遺傳變異率(Heritability)的研究,得到0.74的遺傳變異率估值;並認為肋骨對數無性別的不同,但有品種間的差異存在。雖然肋骨對數是有連結到前胸骨的固定肋和未連到胸骨的游離肋,但似乎肋骨數多的品種,體型亦較大。迷彩豬和蘭嶼豬種為小體型豬種(李等,1994;吳等,1995),而桃園豬和梅山豬為中體型豬種。不同體型的豬種雖然有肋骨對數相同的狀況,但每一肋骨的寬厚是否相同,是值得進一步解剖觀察比較之。

 

6. 各品種豬的肋骨對數

 

 

 

 

肋骨對數

13

14

15

16

17

藍瑞斯

43

0

0

1

33

9

約克夏

29

0

1

10

18

0

杜洛克

43

0

0

14

29

0

盤克夏

7

0

3

4

0

0

 

23

0

23

0

0

0

 

20

0

20

0

0

0

 

2

0

2

0

0

0

 

39

2

37

0

0

0

 

雜交肉豬的肋骨對數

19962月至4月間在台南縣順大裕冷凍廠,僅選取屠體長介於8186公分的屠體去量肋骨對數,合計有1572頭。肋骨對數有14151617對,分別佔有0.8336.0761.701.40%。當依屠體長8186公分,分為六組時,再分別計算不同肋骨對數的肉豬頭數所佔之比率,發現屠體長81公分的肉豬頭數272頭裡,有1.84%的屠體是14對肋骨者,而屠體長86公分的肉豬頭數157頭裡,並無屠體是14對肋骨者。比較屠體長81公分和86公分兩組,屠體具17對肋骨者之比率,分別有0.74%和3.18%,卡方測試結果是差異顯著(P<0.05)。再比較不同屠體長組,肋骨對數為16對或17對的肉豬頭數所佔比率,發現隨屠體長加長而有增加的趨勢;相對地肋骨數為14對或15對的肉豬頭數所佔比率,則隨屠體長加長而有減少的狀況。採樣肉豬的遺傳背景、性別和飼養管理方式,受不同畜主而會有差別,但若從我國豬種改良的最終目標是生產背部長和腹脅長的肉豬屠體而言,台灣肉豬的肋骨對數有增加一對肋骨的選育潛力。於199611月至19971月間再在台南縣順大裕冷凍廠以當日有畜主來源記錄的冷卻屠體,進行屠體長和肋骨對數的量測,在3234頭肉豬屠體裡,肋骨對數為14151617對者,分別佔有5.944.248.41.5%,其屠體長平均值分別為82.3±0.283.2±0.184.2±0.185.1±0.4公分,屠體長隨肋骨對數增加而加長(P<0.05);但屠體重平均則無顯著差異,分別為89.7±0.589.8±0.289.7±0.290.0±1.1公斤( 7)。屠體長和屠體重似乎不相關,但根據劉等(1996a)研究屠體重與屠體長整齊度的8801頭肉豬資料,其屠體長介於7592公分之間,而屠體重有58129公斤不等,屠體長與屠體重之相關係數為0.42。李與顏 (1991)測定公豬、閹公豬和女豬之屠體性能,發現活體重9096公斤屠宰時,不同性別的豬隻屠體之屠體長平均分別為79.7280.2780.63公分;而羅與黃(1995)比較純種藍瑞斯的閹公豬和女豬之屠體組成,亦發現相似屠體重80.8公斤時之屠體長平均分別為85.185.0公分。但作為公系的約克夏種和杜洛克種之閹公豬均較女豬有較長12公分的屠體長。

 

7. 不同肋骨對數的肉豬屠體之屠體長和屠體重之比較

肋骨對數

肉豬頭數

屠體長(公分)

屠體重(公斤)

14

190( 5.9)

82.3±0.2

89.7±0.5

15

1432(44.2)

83.2±0.1

89.8±0.2

16

1565(48.4)

84.2±0.1

89.7±0.2

17

  47( 1.5)

85.1±0.4

90.0±1.1

平均值±標準機差

括弧內數值為該肋骨對數的肉豬頭數佔總頭數(3234)的百分率

 

肉豬屠體具有屠體長8186公分者,計有2410頭,約佔採樣頭數3234頭的74.5%。在133頭肉豬是肋骨對數為14對而屠體長介於8186公分中,有24.1%的肉豬是81公分屠體長,當隨肋骨對數由14對增加為17對時,來比較屠體長是81公分或86公分的比率,其屠體是屠體長81公分者的比率由24.1%減為2.9%;反之屠體長86公分者的比率卻由3.7%增為20.5%。雖然屠體長由81公分至86公分,僅相差5公分,但這些具14對肋骨的81公分長屠體和具17對肋骨的86公分長屠體之間有三對肋骨的差異。在肋骨對數有差異時,其支撐肋骨的胸椎數必然相差三個,那麼每個胸椎的大小是否就是1.7公分(5公分/3個胸椎)呢?若以此1.7公分為胸椎體的個別長度,那麼一個具有16對肋骨的屠體,其胸椎總長約有27.2公分,顯然是短了些。根據劉等(1996b)量測屠體背部的肋骨部長,其平均值約有46公分,而肋骨部長是自第一肋的胸椎量到最後肋的胸椎。因此,屠體長和肋骨對數之遺傳相關是往後肉豬屠體體型改良計畫所需的遺傳參數。重視肋骨部長和胸椎大小的關係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屠體長改進速率,進而預測胸椎加大的選育方式或增加肋骨對數的機率。

 

近年來,國內已有以桃園豬的黑色外觀和多產性進行和杜洛克豬種雜交後裔培育之研究(戴等,1991a),而民間業者亦有類似之選育情況,惟後者所用之黑豬來源不一。冷凍廠屠宰的肉豬有14對肋骨之情況,暗示國內養豬戶仍可能保有中國豬血統於其肉豬生產上,此或許是來自日據時代所引進的盤克夏血統及原有的桃園豬血統(楊,1995)。豬肋骨對數的遺傳變異率有0.74 (Berge, 1948),說明肋骨對數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的成份很低。藍瑞斯豬的肋骨對數有1617對者,而約克夏和杜洛克豬的肋骨對數有1516對者,其雜交後的肉豬至少應有15對肋骨。因此,在不分屠體長採樣肉豬屠體中,仍有5.9%的屠體是14對肋骨者,是值得去逆向追蹤的。若能依畜主資料進行逆向追蹤其遺傳背景,將可探討肋骨對數少的遺傳因素。所以,我國肉豬生產體系裡,若欲採用中國豬血統時,則應先考量其14對肋骨的遺傳能力是否很強,換言之,以藍瑞斯種和桃園種雜交所生的後裔的肋骨對數是多少?戴等(1991b)曾以杜洛克種和桃園種雜交後所生的後裔進行屠體性狀測定,發現後裔豬的屠體長較偏向桃園豬。吳等(1995)以杜洛克種和蘭嶼種雜交一代,進行體色選拔試驗,以五月齡體重不超過35公斤且具棕白相間條紋者為種畜,經四個世代的選留後,成為休閒觀賞用的新豬種-迷彩豬。迷彩豬解剖結果,發現其肋骨對數為14對,和蘭嶼豬相同。由於迷彩豬的小體型選育結果,初步認為肋骨對數少是體型小的致因,那麼肉豬屠體短者亦是因肋骨對數少之故的話,我們推測肋骨對數少的遺傳是一種顯性表現,而控制肋骨對數或胸椎數的基因群研究,宜儘早利用新興的基因定位(Gene Mapping)技術來找尋出,將可加速屠體長選育目標之完成。

 

肉豬屠體預冷後之體型性狀

近幾年來,肉豬屠體重與屠體長之平均數值的變化,代表著養豬經營方式的改變和消費者需求性的轉型。劉等(1996a)並以相同屠體長的屠體來估計屠體重整齊度,發現台灣肉豬屠體重整齊度僅73.2%,換言之,具有相同屠體長的屠體,其屠體重竟相差達26.8%,除肥瘦型的差異外,表示肉豬屠體體型亦有不同。肉豬經去頭、尾及四腳後,就剝皮鋸半,兩半邊屠體以後腿筋吊掛送入0至4℃預冷室過夜。隔日先量屠體長(圖5),若屠體長介於81至86公分者,才量測其他14項屠體體型性狀:第一肋、最後肋和最後腰椎處的背脂厚度(圖6)及這三點間距離之背部的肋骨部長和腰椎部長(圖7);腹部第一肋處、胸骨後緣、肚臍部最後肋對應處和鼠蹊部最後腰椎對應處等四點間距離之腹部的胸骨部長、腹肋部長和腹腰部長(圖7),並就這四點處量測背腹深(圖8);以及恥骨後緣為基點的後腿長和後腿圍(圖9)。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visiter

 本頁 QR Code

 搜尋

進階搜尋

 電子相簿
中央畜產會200801期L0295-01拍賣照片

 隨機好書

 夥伴網站

http://www.angrin.tlri.gov.tw

http://www.naif.org.tw/

http://www.coa.gov.tw

http://www.tlrihc.gov.tw/

http://minipigs.angrin.tl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