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羊產業趨勢之分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蘇安國
(一) 肉羊產業:
臺灣肉羊產業主要以肉用山羊為主,肉用綿羊只佔其中一小部分。以往民眾飼養肉羊是以家庭副業為主,一戶大約飼養10頭至20頭左右,大部份放牧於鄉村、路肩、河床邊及坡地林區裡。由於政府害怕山羊會破壞山坡地之水土保持,而對「養羊政策」抱持著不鼓勵也不推廣的政策,因此臺灣肉羊事業在民國75年前並不盛行。直到肉羊的飼養模式改變成圈飼飼養後,本省的肉羊事業才開始蓬勃發展。很多農民從副業飼養,轉變成專業化的經營,目前已成畜產業中重要的產業之一。民國77年,台灣養羊產業發展迅速,政府有鑑於羊隻交易,是由羊販到農家,以議價方式操縱羊價。因此在民國77年11月,在雲林縣成立肉羊拍賣市場,開辦羊隻拍賣交易。因為有固定交易場所及定期交易,便利羊隻承銷與供應,因此當時台灣肉羊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民國80年肉羊拍賣價格也一度達到每公斤218元左右。由於當時羊價高漲,使得羊農飼養肉羊的頭數也顯著增加。目前台灣肉羊飼養頭數共計273,217頭,全年屠宰頭數為202,721頭,平均每月參與共同運銷拍賣頭數約為5,000頭左右,市場拍賣價格為每公斤150元左右。羊隻屠體大分切後,大部份送至羊肉爐店與傳統市場銷售,在餐廳、超市販售的羊肉大部份是進口冷凍羊肉。
(二) 乳羊產業:
臺灣的乳羊產業與肉羊相似,以往民眾視其為主要之家庭副業,其規模亦不大,飼養規模大約與肉羊相同,同樣放牧於鄉村、路肩、河床邊及坡地林區裡。其所生產之羊乳均經該農戶自行加熱殺菌,裝入180cc之玻璃瓶中,並以宅配方式進行販售。近年來,隨著台灣經濟起飛,羊乳已成為消費者喜愛的生活飲料之一。各地羊乳運銷合作社也隨之興起,專業化的乳羊飼養場也越來越多,民間對羊乳的消費量亦隨之成長。資料顯示,民國80年至86年之間,乳羊飼養頭數每年約以15%至40%成長率成長。目前台灣乳羊飼養頭數共計104,146頭,平均每日頭產乳1.58kg,每年羊乳總生產量達4萬公噸。目前市場收購生乳之價格在冬、夏季為每公斤31元左右。所收購之羊乳則製成鮮乳及調味乳供消費者飲用,而目前羊乳銷售通路還是依然以清晨宅配熱羊乳的方式較能被消費者接受。
(三) 市場拍賣現況:
羊隻拍賣是透過公開及公平之交易制度,使羊隻的價格透明化、公平化及合理化,減少人為壟斷,羊農因此有合理利潤,並且交易有保障。在民國78年開始拓展羊隻拍賣業務,早期承銷人僅10餘人,現則達50餘人。資料顯示雲林拍賣市場是主要的拍賣市場,九十年度拍賣頭數達18,297隻,佔全台灣拍賣總頭數63.57%;其餘是鳳山市場為8,277隻,佔有率28.76%;彰化市場為2,208頭,佔有率4.05%。拍賣羊隻分成三大類,即閹公羊、女羊及淘汰羊,而閹公羊又分純黑羊、雜色羊與白色羊。市場價格以黑羊最高,其他依序為雜色羊、女羊、白色羊及淘汰羊。羊隻拍賣體重30-50公斤之間,羊隻拍賣旺季為9月至隔年2月,以雲林肉品市場為例,每星期拍賣2次。而在3-8月,則每星期僅拍賣1次。在冬季羊隻拍賣價格較夏季為高。各地區羊販是以自己對羊隻肥育程度的喜好來購買拍賣羊隻,台灣北中南羊販並無顯著差異,惟有大家對於羊隻拍賣體重有一致性的偏好,羊隻拍賣體重在58-65公斤左右,其拍賣價格最高。
(四) 產業趨勢分析:
強勢:中國「本草綱目」記載,羊食百草,其肉滋補。又說羊乳性溫,其乳亦補。故在國人食補的觀念下,對羊肉與羊乳並無排斥感,且在老一輩中還認為清晨飲一瓶熱羊乳,可永保健康,對於氣管較弱的小孩亦可改善其體質。故對於整個乳羊產業,有其獨特之市場寡佔性。台灣農副產物很多且數量龐大,如果無法利用,不但浪費且會造成汙染。近十年來,在本分所與畜產業者共同努力研究下,針對酒糟類、豆渣、甘蔗渣等副產物進行一連串「農副產物飼料化之研究」。其結果顯示,利用副產物所調製之飼料配方,可降低肉羊生長成本約30%左右。
二十一世紀的農業,不再僅是提供食物而已,必須要與知識提供與休閒相結合。在工商發達的時代,人們減少了接近動物的機會,對動物的行為會充滿好奇。休閒羊場之建立,必能吸引民眾在假日期間前往參觀。或親手擠乳,或親手餵飼仔羊,相信定能增加羊農另外一項收入。在行銷通路方面,目前有三個羊隻交易拍賣市場,有效提供羊農販賣以及羊販購買羊隻的正常管道,充分且及時的揭露羊肉市場供需的資訊,並且將此資訊快速轉變成市場價格,讓生產者利用此管道迅速的調整其經營策略。而經羊販拍賣、屠宰後之山羊屠體,大部分以大屠體分切之方式,送至羊肉爐店或傳統市場消費,此銷售通路相當穩定。再者,人云二十一世紀是環保的世紀,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日,畜牧產業的發展一定要與環保相結合。比較乳牛、豬及山羊糞便排洩量、糞便生化需氧量(BOD)及懸浮固形物(SS),得知山羊每日僅排洩1.6kg糞便,這比豬、牛每日5 kg及50kg少很多。又其每公斤體重所產生的糞便裡的BOD與SS之值,亦比豬、牛少。且其飼料中草料佔約35%至50%,糞便也因而比其他單胃動物不臭。並且除搾乳室外,很少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沖洗羊舍。因此較無環保方面之問題。所以養羊產業是屬於21世紀的產業。
弱勢:以乳羊而言,其種源均是從國外引進。而國人對種羊之喜好程度,達一擲千金而面不改色的地步。不但每年浪費時間出國購羊,且也消耗一些外匯。在肉羊方面,台灣本有肉用之黑山羊,然而受先天體型矮小,生長緩慢。近十年來,羊農以進口之努比亞種羊,級進改良本土山羊之體型,由於改良速度緩慢,因此效果並不顯著。由於進口種羊,大部份來自溫帶地區。初至台灣,較不能適應台灣的氣候,加上泌乳的緊迫,往往不是因為繁殖效率低弱而招致淘汰,就是因體弱多病而死亡。以致於進口種羊的使用年限,竟然僅是國外的一半長而已。再者,台灣地區所生產的牧草,是以盤固草與狼尾草為主,這兩種草均是屬於禾本科之牧草,其營養組成較國外進口之禾本科與豆科牧草為差,加上產量不足、氣候不穩定。因此所產的牧草品質參差不齊,造成羊農一窩風使用國外進口之乾草以及大量的穀類精料。
機會:近幾年來,由於國人生活水準提高,國人飲食習慣也隨之改變。國內肉品消費之平均每人分配量有逐漸增長的趨勢,羊肉分配量則更因羊肉爐、羊肉調理包盛行而大幅成長至1.23kg。比較進口羊肉及國產羊肉的消費量時,國產羊肉市場佔有率僅佔全國羊肉總消費量13%。大部份進口羊肉的行銷通路為超市與餐廳,因此國產羊肉如能建立品牌,拓展超市與餐廳之行銷通路,國產羊肉的消費量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在羊乳方面,台灣百姓除了性喜早上喝宅配之熱羊乳外,學生家長為學生在學校訂購羊乳的舉動也越來越多。加上民風漸開,羊乳除外之其他羊乳加工品,如羊乳優格與羊乳酪等,也漸漸受到民眾的喜愛。
威脅: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台灣豬隻感染口蹄疫後,羊農們個個提心吊膽,恐怕偶蹄動物的羊亦會感染口蹄疫。民國八十九年一月,隨豬、牛後,台灣中南部羊場的部分羊隻也感染了口蹄疫,雲林及鳳山拍賣市場曾因而休市一星期。往後每年冬天,羊農必須戒慎恐懼的防止口蹄疫的暴發。最近由於經濟不景氣,少部份不肖廠商,在羊乳中添加牛乳,以降低其生產成本。不但使正派廠商無法經營下去,也使得部份消費者對國產羊乳失去信心。除此之外,在我國與中共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台灣養羊業不但要面臨澳洲羊肉進口,也將面臨大陸羊肉進口之衝擊,均會對我國養羊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未來趨勢:由於羊隻拍賣市場的功能成效相當彰顯,台灣肉羊業者近幾年來在面臨羊隻供銷失衡情況下,均能快速改變生產策略,因此也確實讓羊農賺了一些錢。但乳羊業者則是因有些大公司想壟斷市場,但在無法改變國人熱飲羊乳習慣下,加上配銷制不健全,或有公司倒閉的耳聞傳出,因此近年來以產銷分離為經營方式的乳羊業者,其獲利能力遠比自產自銷或小區經營購乳宅配者為差。現在我國已加入WTO,國內肉羊業者須逐年降低5%,以四年的時間將我國每年肉羊生產頭數降至目前的80%,而且肉羊業者須逐年合併10%,以四年的時間將我國肉羊生產業者整合至目前的60%。以減產及整合經營提升效率的方式,維持羊農獲利並且與其他國家進口羊肉相抗衡。在種原方面,國內肉羊業者應飼養體型大、增重快、耐粗放的肉羊為主,並配合農副產物飼料化,來降低生產之飼料成本。而在乳羊方面,應鼓勵羊農將經營方式改為自產自銷,平均每一戶乳羊業者以生產100公斤羊乳為標準,如此每日可生產約500瓶180cc之羊乳,粗估每月營業額15萬左右。因此建議在種原方面,羊農可選擇每日平均乳量在1.5公斤左右的乳肉兼用種(如努比亞)為適當品種。專業化的大型乳羊場,其行銷通路之維持費用相對較高。
(五) 建議事項:
肉羊應成立肉羊產業飼養專區(合作農場),乳羊應以小規模飼養模式,建立品牌。
1.成立肉羊飼養專區:
台灣肉羊飼養業者所飼養規模均不大,少有達到經濟規模者。所飼養的動物頭數大約在五十頭至兩三百頭之間,這種規模是不合乎經濟效益的。近年來雖然業者改以專業化的飼養方法,降低生產成本,但同樣面臨因土地不足所造成低飼養頭數之問題。因此也唯有成立飼養專區,集中業者,以機械化之飼養,減少勞務支出。以資材共購及農副產物飼料化,降低生產成本,方可以與國外羊肉競爭。此處所謂產業飼養專區,與以往如「酪農專業區」最大不同處在於本產業飼養專區,是將有興趣從事畜牧產業工作且志同道合的農民結合在一起。由政府出面幫其承租台糖土地,並以低利貸款方式,幫業者將家庭式肉羊舍與動物移至本專區飼養。業者必須付費以維持整個專區之運作,而政府亦可補助其興建部分具教育性之設施,將產業文化與觀光結合在一起。待業者的飼養模式趨於一致且時機成熟後,鼓勵業者以合併的方式,合併成為一農牧公司。
2.乳羊小規模的飼養模式,建立品牌:
我國乳羊產業因受到種原與飼料需要進口、工資高、母畜繁殖效率低、產銷管道不健全等因素之影響,一直無法建立健全的投資環境。因此須要鼓勵業者,以自產自銷的經營方式為之,配合國人對飲用羊乳的習性,生產適合國人飲食文化之高品質羊乳,並且以建立自有品牌為其生存之要件。然而在建立羊乳品牌之前,必須先要教育業者與消費者認知品牌。在業者生產方面,圈養優良的種畜,以完整的記錄與穩定且獨特的飼料配方,表現出品牌的價值與特性。在銷售方面,以自產自銷方式,或運用策略聯盟,或以加工方式將羊乳產品多元化,以增加市場佔有率。在教育消費者方面,應利用平面與電子媒體,漸漸將畜產品之品牌觀念深植人心。期許往後台灣的消費者在購買畜產品時,願意為品牌多付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