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5-8
仔牛的消化生理
當仔牛有吸吮的動作時,吸入的乳汁順著食道溝直接到達皺胃,不經過第一、二、三胃。所以仔牛喂奶時,最好使用有乳頭之瓶罐或乳桶,使仔牛頭抬高而吸乳。有趣的是仔女牛飲水時,食道溝不會形成,而會直接流到瘤胃內。
仔牛吸奶時若以乳桶餵乳,仔牛頭朝下,會使食道溝的形成不甚完全:
有相當量的乳汁流入瘤胃,乳汁在 瘤胃內,需經發酵後才被利用而 吸收其營養,則效率低。
乳汁在皺胃內形之凝乳塊較小,此 凝乳塊無法填滿皺胃之空間,犢 牛因而易感飢餓而常常鳴叫。
初生仔牛瘤胃空間不大,無法容納過多的粗纖維。若此刻犢牛吃較多量的穀物及乾草,或喝了過量的水,則未消化的纖維性食物即入皺胃內,皺胃內壁上皮負擔增加,過度酸化及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消化不良,胃粘膜受到傷害,皺胃將發育不良而下痢。
哺乳早期仔女牛,瘤胃內的微生物尚未形成相當的數量。此時仔女牛仍以皺胃及小腸的消化脢來消化吸收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俟仔女牛開始採食乾料(粗、精料)後,瘤胃內的微生物在數量及種類上才開始增殖。
哺乳期仔女牛優良乾草的給飼並不能直接促進瘤胃壁的發育。因為只產生的乙酸及丙酸,它們不能被瘤胃直接吸收利用,而被吸收入血中,以供整個牛體全部的代謝。但給飼優質粗料,卻會撐大瘤胃的容積,防止瘤胃壁角質化、胃出血、潰瘍、及鼓脹。
哺乳早期仔女牛少量的精料伴隨著水分的給飼,會留於犢牛瘤胃中,可促進瘤胃中有益的消化細菌及原生蟲之生長,這些微生物將產生揮發性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及丁酸,均可刺激瘤胃發育,亦即瘤胃壁變厚及絨毛(Papillae)增長發育。而丁酸又能提供瘤胃發育、成長及維持所需的能量。所以早期飼予仔牛精料,才能刺激瘤胃的發育。仔牛於出生二~三天後即可開始採食優良乾草及乾穀物教槽料。
充分供應清潔乾淨之飲水。
下圖為用於仔牛哺乳期間,可買到之哺乳用乳瓶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