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台灣國寶

長鬃山羊

前言

  台灣國寶級的動物長鬃山羊,牠是台灣唯一牛科的動物,外觀上和同屬的日本長鬃山羊與蘇門答臘長鬃山羊不同,沒有長長的鬃毛,因此也有學者稱牠為台灣野山羊。日本早於1955年就將日本長鬃山羊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而台灣長鬃山羊由於獵捕與農、林業的開發利用,野外族群已大量銳減,台灣南部、東部中低海拔地區幾近絕跡,1990年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2000公尺以上原始林中,生性羞怯,除非陡峭山坡或裸岩崩塌處,否則很難發現牠的蹤跡,也因此野生長鬃山羊數量無從統計。2002年僅台北市立動物園與日本長鬃山羊中心有台灣長鬃山羊的圈養族群,總共才15頭,到2004年種群數增為14公9母計23頭,2008年增加為38頭,繁殖速率雖然不高,但族群數量尚呈穩定成長。

  全世界研究台灣長鬃山羊最重要的據點,就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提供長鬃山羊圈養族群穩定生長,特別成立台灣長鬃山羊小組,投入相當心血和經費,目標是希望在人工飼養情況下能夠正常繁殖長鬃山羊。

  2002年,台北市立動物園加上日本的長鬃山羊中心總共祇有15頭台灣特有種長鬃山羊。到2008年11月底,台北市立動物園已成功繁殖26頭,使得國內人工圈養的長鬃山羊增加為38頭,其中公羊18頭,母羊20頭。

  長鬃山羊體型,頭軀幹長約80至114公分,體重約25到35公斤。繁殖年齡為2-14歲,3-8歲為繁殖高峰期,懷孕日數約210-240天。園區的長鬃山羊平均壽命在14歲以上,最老的一頭民國80年出生,換算至今相當於18歲了。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趙明杰組長表示,長鬃山羊在園區裡以圈飼方式進行飼養,仿造長鬃山羊在野外環境建造假山、陡峭山坡、裸岩與人工瀑布等造景,讓羊隻沒有緊迫產生,猶如活在真實的大自然環境當中。

  趙明杰組長指出,長鬃山羊具有強烈的領域性,且喜歡單獨活動,不像一般山羊、綿羊具有群聚性;若將公與公、母與母圈養在一起會產生敵對行為,進而互相攻擊、打鬥、追逐。園區為了避免長鬃山羊爭奪領域地盤發生肢體衝突,區隔12欄位飼養長鬃山羊。

  負責飼養台北市立動物園內長鬃山羊的黃書冠表示,長鬃山羊和一般山羊食性差不多,日糧一樣包括精料和芻料,只是草料選用新鮮的,固定餵飼桑葉、山麻黃、構樹葉,不採食乾的草料。特別的是在胡蘿蔔與地瓜葉中,定期加入微量元素與維生素。在餵食低蛋白料12不可超量(每日0.25公斤),避免水便產生。

  長鬃山羊具有敏感的防禦性,對外來的生物干擾者具有攻擊性。攻擊前會前腳用力跺地,頭部往前低,接近90度角朝前方往前衝,用角去攻擊外來的干擾者,並發出咻咻聲(警戒時所發出的聲音),平常不像一般山羊會發出聲音,平常幾乎沒有叫聲。

  黃書冠說,長鬃山羊為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是台灣唯一的牛科動物,也是台灣特有種,習性與反芻動物一樣,仔羊與母羊有跟隨性,母羊在生產後會將剛出生的小羊藏匿起來,故飼養員必須在每個角落尋找剛出生的小羊蹤跡並紀錄,不過照顧小羊的重責大任還是落在母羊的身上。

  長鬃山羊與一般山羊不同的是長鬃山羊有四個乳頭,分娩後漲奶並不明顯,每次只生產一頭小羊,多胎率不高;公羊與母羊只能靠性器官特徵來分辨,外觀上幾乎無法區分公與母。一般習性有採食、生殖、休息、走動、警戒、腺體標記等,且特定的月份有高峰期,喜獨居,常於早晨與黃昏活動,因為腳蹄構造特別,所以對於岩石、樹木皆可靈活攀爬。至於腺體標記是長鬃山羊的獨特習性,會用眼窩腺所產生的分泌物擦於突出物作為領域記號。 長鬃山羊身體毛色呈深褐色,毛短,雌雄皆有一對洞角,呈圓錐狀,角終生不脫落,背頸中央一帶為黑色,腮、喉嚨、頸為淺黃色。具有兩尺高的跳躍力,奔跑時速可達20公里,在樹林、障礙地區依然不減速度,故也有「台灣羚羊」之稱。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長鬃山羊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健康檢查,疾病防治重點為內外寄生蟲之去除。園區內沒有疥癬感染與口蹄疫發生的紀錄,寄生蟲防治主要是以消毒水定期噴灑消毒,而驅除寄生蟲的效果相當不錯;目前無特定威脅疾病。 (林仁、王志平) 參考文獻: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灣長鬃山羊簡介」 台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http://www.zoo.gov.tw/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長鬃山羊棲地及行為之研究」 研究生:陳月玲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