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均衡營養及免疫力
可以減少羊隻疾病發生
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系蘇耀期副教授表示,以莫拉克風災為例,災後一般養畜場容易發生傳播的疾病,歸納有以下幾類:
1.結核病—因宿主範圍廣及環境廣為分布,及屍體處理等,均易造成傳播。
2.副結核病(Jone's disease)—病原主要從糞便排出,容易於災後傳播。
3.假性鼻疽症---因係土壤媒介微生物,容易於水災後從傷口黏膜接觸感染。
4.乳房炎疾病:引起乳房炎的微生物生存於牛羊的乳房、牛羊體及其生活的環境中,常致乳房炎的微生物,可分為以下四類:(1)傳染性(Contagius Type) (2)環境性(Environmental Type) (3)伺機性(Opportunisitic Type) (4)其他。傳染性微生物存於已受感染乳牛羊的乳房內,在擠乳過程中將傳染給其他乳牛羊;環境性微生物主要存於乳牛羊生活的環境中,於兩次擠乳之間接近侵入乳房;伺機性微生物最常由乳中被分離出來。其他少見的微生物,則係治療處理及管理不當所感染而引起乳房炎。災後,因乳房、乳頭損傷或浸泡關係,加上環境衛生關係,都較容易發生乳房炎。
5.鉤端螺旋體症(Leptospirosis): 螺旋體經常透過污染之水源傳播,是因為被多數帶原宿主排遺之糞尿污染水源引起。特別是水災過後,容易存在於瘀積之靜水域環境,經由皮膚感染。
6.病媒蚊傳播之疾病: 災後,因潮濕、溫度及屍體關係,容易滋生蚊蠅,相對的存在當地流行之蚊蠅媒介性疾病,就有可能伺機流行,例如登革熱、牛流行熱、腦炎等疾病。
7.寄生蟲性疾病: 寄生蟲喜歡高溫潮濕環境,水災過後,因環境衛生及緊迫之關係,也宜需留意它的傳播控制。
8.其它一般疾病造成的感染:例如蹄葉炎等。
蘇耀期副教授強調,無論是水平或垂直方式之傳播而感染成立,進而造成疾病之發生及排泄病原擴大傳染等,基本上脫離不了病原、宿主及環境三者之間之三角模式關係,就在三者間之互為因果關係而造成疾病之爆發,甚而大量傳播,這可歸納為由於環境之變化而影響到宿主及病原微生物之安寧所引起。
因此,就養畜場疾病發生之情形,基本上作好環境衛生,減少環境緊迫及維持禽畜或人等最佳之均衡營養及免疫力,即可減少疾病之發生。
<摘錄自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98年度羊隻疾病防治講習會」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