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割玉米的品質管理
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 陳嘉昇
青割玉米號稱芻料之王,在進口牧草前景堪慮時政府獎勵青割玉米的種植,可說是送給酪農的大禮。青割玉米的價值主要是來自於它的總可消化養分(TDN)可高達70%,理論雖如此,但並不意味所有青割玉米的TDN都可達到70%。事實上,統計這幾年國產青割玉米樣品,達70%以上者約只有10%,有不小比例的TDN未達65%,這是一個可以改善的空間。
品種、環境及管理影響總可消化養分
有別於一般牧草,青割玉米有光合產物供源與積儲分配的關係,影響果穗與莖葉的比例,進而影響營養成分與TDN。台灣青割玉米生育期環境相對較為複雜。舉例而言,溫帶地區的青割玉米於氣溫回暖的月份種植,於降霜前收穫,其經歷低溫、高溫再低溫的歷程是相似的,而其營養成分也幾乎是可以預測的。台灣則至少有春、秋兩期作,春作前期低溫、後期高溫,吐絲後不到30天匆匆完成充實;秋作則前期高溫、後期低溫,充實期可拉長至60天。廣義的春作又橫跨2、3、4月,秋作橫跨8、9、10月,品種對季節的反應又不一致,加上收穫期不定,目前所看到的品質變動其來有自。
品種是源頭,但非決定一切
常有人問:現在要種(吃)什麼品種最好?這實在很難「一言以蔽之」。果穗的比例、澱粉含量及莖桿消化率影響TDN最大,而這通常與總產量成反比,種植者與飼養者的選擇一定不同。台灣曾推出幾個青割專用品種,有的提高了全株產量卻降低了果穗比例,有的莖桿含水率高居不下、消化率低,以致大都回頭使用飼料玉米或進口品種。飼料玉米品種有些特性不能盡如人意,有的進口品種消化率雖可接受,但對缺乏對台灣環境的穩定性。總之,若要問目前哪一個品種最好,實在難以回答。我們可以列出「夢幻品種」的條件,依序是:1.高TDN,2.全株水分與子粒成熟度配合良好,3.高青貯品質,4.不同季節適應性與穩定性,5.高莖桿消化率,6.抗逆境,7.抗病蟲性,8.抗倒伏,9.高產,10. 適合低投入生產。但是這真的很夢幻,兼顧那麼多目標並不容易。
將高產列在後面是經驗告訴我們在台灣的栽培環境下,不管以品種或栽培手段追求高產頗得不償失。試想春作有春雨、梅雨,夏作有豪雨或颱風,既要高穗/莖比,要高產又要不倒伏,難度實在太高。秋作下重肥有助於莖葉繁茂,但高氮素通常是品質的反指標,對嗜口性及青貯品質有不良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產量只要有中上的水平(如50噸/公頃),應該追求高品質較為務實。尤其,未來肥料價格趨高,以低投入獲得高品質才是合理的模式。
良好的土壤環境及栽培管理可以為品種加分。玉米是很消耗地力的作物,種植者不宜因政策獎勵而長年種植青割玉米,忽略輪作或休耕的重要性。連續種植青割玉米是在不平衡的榨取地力,失去活力的土地即使施用再高量的化肥也不易獲得高產與高品質。
栽培管理如何促進品質?簡言之,凡有損於穗/莖比者均不利於品質,如密植、高N肥、會影響子粒充實的病蟲害程度等。收穫管理則是更重要的一環。
營養成分從吐絲至黃熟一直變動
雖然青割玉米的TDN從乳熟期至黃熟期的變動不大,但其成分的確一直在改變,因而影響消化特性及青貯料品質。國產青割玉米澱粉含量偏低除穗/莖比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普遍太早採收所致,因此對成分變動宜有所了解。
果穗與莖葉分屬不同的變動型態,歸納全株青割玉米由吐絲期至黃熟期主要成分變化如下:蛋白質穩定小幅下降,差距僅2-3%;澱粉上升、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下降,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上升,差異頗大;中洗纖維及中洗纖維消化率呈非線性下降,酸洗纖維過適割期後下降趨緩或回升;灰分小幅下降。這些成分變動都有明顯的品種、季節差異,而差異主要來自果穗及莖桿比例的改變。適期收穫就是盡可能將品質與產量折衝在最佳的狀態,至於準確的成分含量可以借重近紅外光譜移的快速分析。
青貯原料的收穫管理需要成熟度、水分含量、細切度與輾碎與否的綜合考慮。最佳的成熟度是澱粉累積至高點而莖桿及穗軸消化率未大幅下降前;乳漿線可標示成熟度,但與全株含水率的關係因品種而異,目前的問題是兩者配合良好者可能受酪農歡迎但不受草農歡迎;細切度牽涉到有效纖維及飼養配方,與青貯壓實度及水分含量有連動關係;在高成熟度、低水分下,輾碎可提升賣相、增加幾百分點的TDN,但增加成本。聽起來是一連串的抉擇,總之,不論要採用8/2法則(抓重點)或長尾理論(做到最好),需要深入了解後才能依狀況靈活運用。
走向穩定供應之路--良好的青貯
青割玉米的生產既辛勞又薄利,不宜再為求全年性生產而冒颱風的險,要求穩定供應只有青貯調製一途。青貯玉米的普及度越來越高,飼養者對青貯料的要求也已經由「求有」進階到「求好」。青貯玉米現況與如何提升青貯品質,擬另文再敘述。(原載於酪協月刊1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