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飼養管理

 

  乳牛的乾乳期是一個讓乳牛「充電休養」以達到最佳泌乳的大好機會,但也是乳牛容易罹患乳腺炎的時期。酪農可透過採用適當的乾乳期處理、牧場飼養管理方式降低此類風險,同時讓牛群擁有下一次的最佳泌乳期。

◎幫乳牛充電一因為牠們需要我們的協助!
  「充電休養」的概念意指以前瞻性的方式處理與管理乾乳期的至高目標;確保乳牛於生產當天,乳腺和乳牛本體均處於最佳狀態,以便下次能健康達到有效泌乳目標。
  猶如手機充電的道理,「充飽電量」能讓手機發揮最佳效能,此即是指能讓泌乳期的數量和品質均達到最佳狀態,而方法在於讓乳腺擁有再生泌乳上皮細胞的足夠時間。

加強乳牛的天然免疫力
  乳牛歷經乳腺炎高風險期時,務必選用合適的抗生素乾乳期處理。理想的情況下,此一療法足以涵蓋較長的乾乳期,廣效地提高治癒乳房發炎(IMI)的機率,並可有效確保不會將病原體帶入泌乳期。

以60天的時間,讓乳腺、腿蹄與瘤胃好好休養

  整整60天的充電休養期能達到最佳產乳量,亦能讓乳腺排除既有的感染發炎問題,同時提升乳牛的整體健康狀態,尤其是瘤胃、蹄與腿的部分。

以充電概念恢復最佳泌乳量
  60天的時間足以讓乳腺好好更新泌乳上皮細胞,這樣的時間剛好提供了安全臨界值,以免發生無法避免的誤算產犢日或早產等情況。

◎以充電概念恢復乳腺健康
  乾乳期處理的主要目標在於降低乳腺感染的程度,並且保護乳腺避免再次出現感染問題。而在60天乾乳期全程探用廣效性的乾乳治療方式,即可達成上述兩項目標。

◎以充電概念恢復牛蹄和牛腿的健康
  牛蹄健康與否不僅會對乳牛是否感到不適具有重大影響,亦直接關係到乳牛是否能健康分泌充足乳汁,而60天的乾乳期能讓乳牛擁有充足時間新生牛蹄。

◎以充電概念恢復瘤胃健康
  瘤胃對於產乳與乳牛健康而言極其重要。60天的乾乳期間,能讓瘤胃中的微生物以及上皮組織,從泌乳期可能發生的瘤胃酸中毒情況復原

◎以60夫的乾乳期達到嚴佳產乳效果
上表顯示兩次泌乳期(且中間經歷乾乳期)的產乳量數據:X軸代表乾乳天數,Y軸上每一個超過或低能「0」數值(60天)的數據,均代表100公斤牛乳的相對產量。以各次泌乳期產量所累積的數據顯示,乾乳期越短(先不論額外的榨乳日),產乳量會減少。而超過60天的乾乳期,一樣會使產乳量減少,但小母牛除外。

乾乳期長或短較好?

  如果乾乳期過短,就會減少產乳量。但是多數其他因素顯示,單一全面的60天乾乳期為最佳乾乳間隔,能減少過於複雜的問題和降低乳牛早產風險。

增加產乳量
  選用60天的乾乳期,能獲得較佳的產乳量。Bachmen與Schairer於2003年比較短乾乳期(30∼40天)和長乾乳期(50∼60天)的產乳量差異,結果顯示,較長乾乳期在產乳量方面的表現較佳。

  上表顯示短乾乳期(30-40天)的產乳量與長乾乳期(50-60天)的產乳量比較 (100%)。長乾乳期能讓母牛產犢後的泌乳量達到較高產值。

目的:大幅減少淘汰乳牛的情況
  許多乳牛都會有早產情況,至多提早14天分娩。如40天的較短乾乳期,無法以安全臨界值面對早產情況。短乾乳期所發生的早產問題一包括流產、生產雙胞胎、罹病及/或誤算產犢日一都會大幅縮減恢復產乳量的時間,如果幸運,僅減少產乳量,最壞的情況就是必須淘汰乳牛,而完整的60天乾乳期則能避免上述問題。

精簡至上
  為初產牛和經產牛設定不同乾乳期的方式,會增加牧場運作的繁復程度,因為必須針對每隻乳牛進行治療與追蹤。而人為失誤的機率,很容易會抵銷綜合管理方式所帶來的效益。

Bradley與Green於2000年提出的論點:「在泌乳期的前100天多數乳腺炎情況均於乾乳期期間受到感染。」

「以精簡完整的乾乳期處理搭配所有乳牛均接受60天乾乳期的做法,優點遠超過設定不同乾乳期所產生的牛隻淘汰風險,以及額外的繁複管理方式。」

以乳牛的角度為出發點
優良日糧/飼養方式:儘管乾乳期對乳牛而言,屬於相對低活動量的時期,仍需提供比例優良的健康日糧,才能讓乳牛往後擁有絕佳泌乳狀態。也就是日糧必須擁有高比例的纖維,低比例的快速分解性碳水化合物。不應出現選擇性飼養的情況,且應盡量提高乾物質的攝取量。

避免緊迫:設計良好的牧場要件之一,包括為乾乳牛提供低壓與零壓牛舍系統。必須在所有程序進行「因牛而異」的管理方式,同時著重乳牛的健康狀態,方能預防緊迫的產生。

讓乳牛感到舒適:乳牛產犢時,需提供能夠讓乳牛躺下的足夠空間;意指每隻乳牛需擁有可供躺下、大約9平方公尺的寬敞牛舍。乳牛產前不應與陌生牛群共處一室,亦不能明顯地與其他牛群隔離,並且務必提供暢行無阻的飼養管道。

加強免疫力:除了使用廣效性的抗生素乾乳期處理之外,應特別照料環境、維持整潔,以杜絕乳腺炎病原體。患有乳腺炎或是體細胞數值高的乳牛,不應進入待產乳牛區和泌乳牛區。同時應監控特定病原體的罹患風險,例如環境中的克雷白氏菌與大腸桿菌。務必提供良好通風系統,降低牛床區、散步區和休息區的濕氣。

按部就班,開始乾乳期

適當的乾乳程序(2009年10月,全美乳房炎協會推薦做法):
已乾乳的乳牛需另外聚集,以便飼養低養分的日糧降低產乳量。每日產乳量的目標值為低於15公斤/35磅,4∼7天即可將產乳量降低至閥值,許多牧場均以7天的時間完成乾乳程序。在此期間,需每天榨乳2次。若為泌乳期尾聲產乳量低於15公斤/35磅的牧場,這樣分群的「乾乳程序」並不適用。

停止榨乳,並於最後一次榨乳後,立刻施用乾乳期處理。若為在飼餵柵欄提供適度部分混調營養日糧,並以分食器或榨乳機提供精料的牧場,通常只要停餵精料,即可將產乳量降低至15公斤/35磅。

乾乳程序應為每週例行事頂之一,且每一個步驟或處理項目均應具備標準作業流程(S.O.P.)。設計良好的乾乳程序包括檢查已乾乳乳牛的特定健康狀態,並於適當時機進行處置。

建議的檢查重點和治療方式

以下檢查項目可搭配施予乾乳期處理,或於適當時機進行處置。
.體態評分(BCS),牛蹄健康狀態;
.傷口與感染情況、寄生蟲;
﹒修剪毛髮;
﹒身分標記與施打疫苗。

再次進入下一個泌乳期時,請注煮遵循停藥期的規定。

資料提供 朱玉小姐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