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管理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吳永惠
一、 |
前言 |
|
近3個月來訪視了一些乳牛場,有3場提到在今年5∼8月間,5∼7個月齡小牛有散發性神經症狀或不能站立而死亡的病例,可惜都沒有通報防疫機構(防疫所、動保處或家衛所)或學術單位(大學獸醫學系或動物醫院),做鑑別診斷上必要之剖檢、病原檢索或血清學檢查,而直接送化製場化製,無法解開心裡的懷疑,殊為悵然,以下只好就其可能性加以分析,以供大家防治之參考。 |
牛隻會發生伴有神經症狀的疾病至少有30種,可概分為: |
|
(一) |
代謝性疾病:乳熱、低鎂血症性痙攣、神經型銅病、瘤胃酸中毒(包括大腦皮質壞死症)、瘤胃鹼中毒、麻痺性肌紅素血症、維生素A缺乏症(腦脊髓液壓上升)等。 |
(二) |
病毒性疾病:赤羽病、中山病、惡性卡他熱、小牛學鼻管炎、假性狂犬病、狂犬病、日本腦炎、牛Borna病等。 |
(三) |
細菌性疾病:李氏菌病、傳染性血栓栓塞性腦膜腦炎、破傷風、小牛沙氏 桿菌病、肉毒桿菌症、炭疽、水心病(立克次體/艾利希體)、披衣菌病(牛散發性腦脊髓炎)等。 |
(四) |
中毒性疾病:尿素、硝酸鹽、有毒植物、鉛等重金屬、農藥、氰酸等中毒。 |
(五) |
其它:尿毒症、熱射病、腦膜炎、黴菌毒素中毒、牛海綿狀腦病、腦多頭 蚴。 |
然而,若以病牛僅發生給予乾草之5∼7月齡小牛,散發性,僅有興奮、知覺過敏、不隨 意運動(轉圈、盲目運動、暴進)、痙攣、背弓反張等神經症狀,而無明顯之呼吸促迫、下痢等其它症狀或病變來講,就可排除主為飼糧缺失所引起之代謝性(一)、中毒性(四)及其它(五)等疾病,而推斷其為病毒性(一)或細菌性(二)疾病。 |
|
在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中,再由主要的神經症狀為興奮型而不是沉鬱 /麻痺型、僅有神經症狀而無其它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流行病學(發生狀況或僅發生於全國外)、飼養管理、病史等來推斷,可排除很多較不可能的疾病,而將本次疾病集中到夏季 糠蚊或蚊媒介之疾病(生下後赤羽病、中山病、日本腦炎),以及牛場常在性病原(會引起各種系統型症狀,而腦炎型為其常見之型)如傳染性血 栓栓塞性腦膜腦炎、披衣菌獸類嗜衣體 (Chlamydophila pecorum)所引起之牛散發性腦脊髓炎。以下僅簡介赤羽病和傳染性血 栓栓塞性腦膜腦炎。 |
|
二、 |
赤羽病 |
因本病病毒最先由日本群馬縣赤羽村畜舍糠蚊被分離到故稱赤羽病,在澳洲和以色列等其它流行地區則 都稱關節彎曲和內水腦徵候群。本病與牛流行熱、藍舌病、中山病和茨城病,都是由糠蚊媒介之傳染病。在台灣乳牛抗體陽性率常達的80%以上,也曾分離到病毒。 |
|
本病主要症狀為母牛突發性流產、早產、死產,流死產胎兒若是妊娠初∼中期感染者僅發內水腦和非化 膿性腦炎,若是妊娠中∼晚期感染者有內水腦、四肢和脊柱肌肉發育障礙(關節彎曲、脊柱側彎、斜頸),若是妊娠末期感染者僅發關節彎曲。 |
|
但是,若仔牛在出生後二歲內尤其5∼6個月齡時感染,會呈現發熱、興奮、知覺過敏、震 顚、失調、茫然等不一之神經症狀,以及特徵性後肢關節彎曲如圖1。 |
|
本病為病毒性疾病,僅初期輕度損傷時以副腎皮質素或可抑制其惡化。預防上以在 糠蚊出沒之季節裡設置專用捕蚊燈,來降低本病發生機率為主。 |
|
三、 |
傳染性血栓栓塞性腦膜腦炎 |
本病是由昏睡嗜組織桿菌Histophilus(以前稱嗜血悍菌Haemophilus) somnus感染所引起。本菌為牛呼吸道和生殖道常在菌,但常在6∼12個月齡小牛,因受到種種緊迫(不良天 候、離乳、運輸、併發其它病毒感染)下,侵入血液循環(細菌性敗血症),至腦引起血管炎和血控(腦膜腦炎如圖2),至心臨引起心肌炎(梗塞、壞死、化 膿)。 |
|
本病原菌亦可引起呼吸道症狀(化膿性支氣管肺炎、纖維素性胸膜 炎)、生殖道症狀、乳房炎或多發性關節炎,但是在某些場往往僅呈現腦膜炎和/或腦炎之症狀,主徵為突然發熱、沉鬱、肌肉無力、球關節著地、步行僵硬、昏睡,或者呈現興奮徵狀(轉圈、角弓反張、 痙攣、舉揚頭頸,揮動尾巴,前腿懸起)等種種神經症狀,常於短期內死亡。 |
|
治療上在症狀一出現趕快選用抗生素(如四環素、廣效性抗生素)可有效治療,也可加上副腎皮質素,但稍拖延則會無效。預防上以改善飼養管理來減少緊迫為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