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學術園地

乳牛雜交肉牛的獲利模式-美國經驗談

恆春分所  許佳憲、新竹分所  凃柏安 編譯

  近年美國由於乳仔公牛價格低迷、屠宰分切廠對於淘汰乳牛收購意願不高、女牛存量過大、飼養更新女牛成本高昂但市場價值過低,為了維持泌乳牛群的大小,開始盛行搭配選拔育種策略,將精準排序後的後段女牛以乳牛群生產雜交肉乳牛。但對於美國市場而言,很多以乳牛群生產肉用雜交牛的生產者專注使用安格斯牛冷凍精液,以快速獲得安格斯牛肉認證(CertifiedAngusBeefpremiums),但黑毛色並不是生產時的唯一目標。
  目前美國市場多數雜交肉乳牛僅僅為「黑色毛荷蘭牛」,其體型骨架仍然和純種乳用動物相似,而這些高大的黑色毛雜交肉乳牛在市場上並不是很受歡迎,獲利也不高。進行雜交生產時選擇冷凍精液的考量,應包含現有已經掌握配種母牛的資料,例如基因檢測結果、胎次或其他遺傳優勢的資料,以選擇適當肉種牛精液進行終端雜交肉乳牛的生產。

針對牛肉市場需求的生產策略
  美國酪農通常將肉牛精液使用在泌乳牛上,而非女牛;更新女牛的數量是決定用於生產雜交肉乳牛比例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其使用比例可達全場泌乳牛頭數的10%;對於屢配不上的母牛,可優先考慮使用肉牛精液生產雜交肉乳牛,但仍必須注意肉牛冷凍精液的受精率並不比乳牛高,仍建議依照牛肉市場的需求進行雜交肉乳牛的生產。肉牛精液品種的選擇以黑毛安格斯(超過60%)為主、利穆贊、西門塔爾或其他合成品種肉牛為輔;此外酪農最關心的是肉牛冷凍精液的價格,其次才是懷孕率、分娩難易度與純黑色毛,但較不關心油花分布、腰眼面積及體型分數。但對於肉牛飼育業者而言,他們在挑選肉種牛精液時,注重的是屠體價值(圖1)、屠體重量、飼料效率、腰眼面積、產肉能力及無角基因型。也就是說,有些酪農重視的因素在肉牛飼育業者眼中並非相同重要,酪農應考慮更多肉牛飼育業者更關心的特性,例如生長均一性。荷蘭牛的油花分布不差,但腰眼較長且截面積較小,體型過大造成屠宰及分切規格化較困難,若選擇可改進腰眼面積、中級體型的肉牛精液,可創造更一致且優良的雜交肉乳牛。

圖1.美國農業部屠體分級,分數1至5為屠宰後可售肉量為多至少。

考量肉牛精液的預期表現,而不只品種而已
  不要只是選擇最便宜的肉牛冷凍精液,黑色毛也不是唯一該注意的。研究顯示不同肉牛個體遺傳差異對於雜交肉乳牛的生產較品種選擇影響更大,選擇正確的牛比選擇品種對於獲利更重要。許多生產者為了獲得安格斯牛肉認證而只專注於「黑色毛荷蘭牛」,但除了毛色之外若不注意體型,可能會因為溫體重須低於1,050磅(約476公斤)及其對於肌肉生長的規定而無法獲得認證。利木贊、安格斯及西門塔都是黑色毛的品種,所以選擇無角、產肉能力較佳且中等體型(體型規格5等以下)的冷凍精液,以改進雜交肉乳牛。荷蘭牛肉的油花分布(圖2)通常不錯,但其腰眼較細長且形狀較小而不受市場青睞,選擇可改進後裔腰眼的肉牛冷凍精液(前25%名次),可改善雜交肉乳牛腰眼形狀與大小。荷蘭牛的精肉-骨骼比例較低,選擇可改善後裔牛產肉能力較佳的肉牛冷凍精液,以改善肌肉生長表現。最後要關心的就是分娩難易度的問題,但通常選擇中等體型大小的冷凍精液配種,分娩問題並不大,仔牛出生體重約100磅(約45公斤),並不需要特別選擇前10%易分娩的冷凍精液,前30-50%的易分娩都是合理的選擇範圍。

  圖2. 美國農業部肉質適口性分級,依據風味、多汁性及嫩度共可分為極佳級(Prime)、特選級(Choice)、
          上選級(Select)、標準級(Standard)、商用級(Commercial)、綜合級(Utility)、切割級(Cutter)
          及製罐級(Canner)共 8個等級。

雜交肉乳牛的照護
  美國新生雜交肉乳牛與仔乳牛照護應同樣餵飼11公升初乳,並接種三合一疫苗(IBR、BVD、PI3)後分開飼養;出生後5至7日以個別欄位飼養,每日餵飼兩次,每次2.8公升的殺菌牛乳;之後群飼以25頭為一欄每日以餵乳器群飼11公升牛乳。出生30天內若氣溫過低時應給予保暖。於出生後60天離乳後,每10至12頭分群飼養,餵飼精料及草料;飼養5至6月齡後,以低於泌乳牛的飼料費用,餵至1,400磅(約635公斤)屠宰。換算飼養期間每磅(0.454公斤)體重耗費:飼料費用0.48美金(約新台幣14元),場地費用0.84美金(約新台幣24元);其他生產費用加總為每頭161元。整體而言,出售價格每百磅(約45.4公斤)需達106美金(約3,115元)便可損益平衡。

雜交肉乳牛的銷售策略
  美國雜交肉乳牛出生後約一週出售,目前市場價格是黑色毛雜交肉乳牛與荷蘭牛仔牛約是100vs30美元/頭的差距,部分肉牛飼育場以契約方式與酪農合作,購買特定規格與優良出生及健康照護的雜交肉乳牛,雙方業者皆可從買賣中獲益。雜交肉乳牛通常可提升其腰眼面積,使其介於純種肉牛與純種乳牛之間,這可以改善長久以來美國部分牛排餐廳及消費者因為腰眼面積過大,同樣規格下必須將牛排切得更薄,但造成烹調難度上升的問題。

美國經驗可借鑑臺灣
  就如同所有的畜牧生產項目,獲利的來源是透過育種、飼養管理等資本投入後,透過動物個體的表現及市場認同價格獲利。美國酪農產業透過結合肉牛生產提升副產物附加價值,肉牛飼育業者同樣藉由購入更具獲利能力的仔牛生產高品質牛肉。國內酪農產業最大的副產物也是乳仔公牛,當國內牛肉市場價格穩定良好時,飼養乳公牛獲利佳,但就像所有的農產品一樣,獲利佳時我們同樣必須把握機會,透過選拔育種、飼養管理、提升乳公牛及雜交肉乳牛的附加價值,以加強獲利基礎。

參考文獻
Dickrell, J. 2020. The Secret to Raising Dairy Beef Profitably. Dairy Herd Management. https://www.dairyherd.com/article/secret-raising-dairy-beef-profitably
Fairbairn, C. A. & Felix, T. L. 2020. Crossbreeding Dairy Cattle to Fit the Beef Market. Penn State Extension. https://pse.is/SMXP4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