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學術園地

影響乳牛罹患亞臨床性乳房炎之風險因子

◎ 新竹分所  廖曉涵  凃柏安  編譯

  乳房炎為影響全世界乳牛群的主要疾病之一,牛隻一旦罹患即產生許多問題,在生乳方面會影響口感與微生物學特性;在飼養管理方面則增加用藥成本、產生廢棄乳處理問題及影響後備牛群更新計畫。

乳中體細胞數(somatic cell count, SCC)
  SCC 除了是診斷亞臨床性乳房炎的重要工具外,也是國際上用來評估母牛乳腺是否健康的指標,透過觀察每個月SCC 報表可監控乳房炎的發生率與盛行率亦可為預防亞臨床性(subclinical) 乳房內感染(intramammary infection, IMI) 的決策工具。 研究指出,牛隻於乾乳前的SCC 若高於20 萬/mL,在分娩後第一個月內罹患亞臨床性乳房炎的風險較高;乳腺確診為慢性感染的牛隻(乾乳前或分娩後的SCC 高於20 萬/mL)罹患臨床性乳房炎之機率較乳腺健康的牛隻(乾乳前或分娩後的SCC低於20 萬/mL)高,此外,總乳SCC 若高於75 萬/mL 經由慢性感染而罹患亞臨床性乳房炎的風險高。

  影響SCC的因子包含擠乳管理、胎次、泌乳天數與季節等。由管理層面降低SCC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

擠乳時戴手套

2.

定期維護保養擠乳系統

3.

定期維護自動脫落系統

4.

擠乳後進行乳頭消毒

5.

高SCC 或罹患臨床乳房炎牛隻於最後擠乳

6.

每月定期監控SCC 數值

7.

施打乳房炎疫苗

風險因子調查
  為了解影響亞臨床性乳房炎的因子,因此將所有可能因子區分為三大類,說明如表1。
  結果顯示,與新發生亞臨床性乳房炎相關的風險因子為:年齡、乳房下垂、乳房髒污、乳頭末端角化程度與擠乳順序;與慢性亞臨床性乳房炎相關的風險因子為:泌乳階段、乳房深度與擠乳設備維護頻率。透過了解這些主要風險因子為何,能讓我們更易預防新發生亞臨床性乳房炎與避免新增乳房炎轉為慢性乳房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Cardozo, L. L., A. Thaler Neto, G. N. Souza,L. C. A. Picinin, N. C. Felipus, N. L. M. Reche, F. A. Schmidt, D. Werncke, and E. E. Simon. 2015.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new and chronic cases of subclinical mastitis in dairy herds in southern Brazil. J. Dairy Sci. 98: 7675–7685.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