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
酪農天地 |
台灣乳牛
|
台灣乳牛分娩旺季由秋轉春
◆
畜試所 吳明哲 張菊犁
泌乳牛占經產牛(泌乳牛+乾乳牛)的比例,可粗略估算出理論上牛群之胎距。若牛群是一年一胎,每胎泌乳10個月,則泌乳牛群佔經產牛群83%(10月/12月=
83%);胎距若為15月,則泌乳牛佔經產牛比率為66%(10月/15月=
66%);若泌乳牛群佔經產牛群70%,則牛群胎距平均為約
14.2月(10月/0.7= 14.2月)=(牧場泌乳牛頭數╱牧場經產牛頭數)×100%。培育耐溼熱優質種牛,以夏季乳為生產導向,達一年一胎為目標,所以3月分娩之母牛若能在6月配種,泌乳280天時(當年12月,冬季乳)即乾乳,而在1-2月冬季可稍作休閒(台灣人農曆新年在此期間)。
女牛於3月出生,至次年6月為15月齡,即可配種,而於第三年3月也分娩,6月再配種,牛隻每胎乾乳三個月。乾乳期間調整母牛生理及營養,以作為下一胎次分娩之準備。全場牛群若能達此「一年一胎經營目標」,牛隻於夏初前就配種懷孕(每年七月進行懷孕確診)且於夏季產乳,即為培育耐溼熱型優質種牛。
種牛場之收入80%來自生乳出售,20%來自種牛出售。其中優質母牛配優良種公牛所生之仔公牛辦理登錄後,允許出售至場外,培育至15月齡時(次年6月),僅作該年「夏季空胎母牛」之自然配種公牛,隨即淘汰。最終目標將以出口「耐溼熱」之優良種女牛外銷東南亞國家。
這五年來,強調一年一胎及產期調整的結果,DHI牛群的分娩旺季已由2001年的十月份,轉移至2005年的三月份。因此,乳牛在三月分娩可能有利於泌乳天數的縮短為305天及其胎距在365天左右,藉以達到台灣乳牛一年一胎的繁殖方式。轉型後的種牛場需要更加努力的經營與付出,除了注重乳量乳質的改進之外,也特別要注意乳牛體型改良,因為乳牛體型與使用年限、管理性狀息息相關,尤其在乳牛拍賣會上,體型好、乳量遺傳高,出售時的價格高,為將來出口東南亞地區國家,開創收入來源。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