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邱序
牛乳為最豐富的營養食品,世界各國莫不大力推廣發展。在台灣自1957年開始推廣,從每戶2~4頭開始,現已發展到戶平均約158頭。台灣地處熱帶,發展初期選擇品種實為一大考驗,曾經進口過荷蘭牛、娟姍牛、瑞士褐、辛度牛等雜交。迨至1960年代,美國及畜產試驗所資料顯示,如飼養管理得當,荷蘭牛泌乳期長、產量高、乳脂率及蛋白質中等,適合於製造飲用乳,乃於1971年實施「加速農村發展計畫」時起全部進口荷蘭牛,1981年訂定「養牛政策與措施」時更指定以荷蘭牛為嗣後發展的主要品種,三十多年來進口優良精液及勵行飼養管理技術改進,提高產乳量。
2002年加入WTO後畜產品在貿易自由化、全球化乳業生產面臨新的情勢。鮮乳消費量1995-2004年10年來大致維持16公斤左右,似乎鮮乳消費漸趨穩定狀態,或可稱為停滯狀態,若與美國、日本比較,台灣約為日本的二分之一,美國的六分之一,台灣鮮乳的消費似乎仍有成長空間,分析其原因不外乎飲料、食品市場多樣化、替代性強,以及進口奶品逐年上升,替代部分鮮乳市場,復加入WTO後,液態乳開放進口,挾其價廉的優勢,正在逐步測試台灣市場。
目前乳品市場多樣化,所需原料除少部分原料乳外,大多倚靠進口奶品挹注,另一方面,酪農經營模式亦因受環境條件轉變的影響,須調整產品種類的局面,實行多年的高乳量、中脂質、低乳蛋白的荷蘭種乳牛是否仍舊為台灣消費市場的主軸,值得探討。有鑒於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下,本會召開「乳牛品種利用與規劃」(94年牛乳產銷輔導計畫【94農管-4.6-牧-01】)研討會,於2005年10月31日∼2005年11月1日假台灣省諮議會召開,邀集產官學界代表70人,展開為期2天探討,討論三大主題,分別報告、討論、總結(詳見議程表),研討結果作為政府日後施政的參考。
本次論文集承蒙陳祕書長榮泰、方組長清泉、黃教授炳文、蘇教授和平、魯教授真、黃研究員建榕、張分所長菊犁、張教授秀鑾(依論文排序)等多位學者專家的賜稿、提供寶貴建言,並有畜產試驗所吳組長明哲之潤稿,發揮畫龍點睛之功,使得論文集得以順利出刊,相信該論文集的問世可以讓此次的會議影響力,具加乘的效果。
此外,在此要特別感謝台灣省諮議會(原台灣省議會)議長余玲雅、祕書長陳進陽及其他工作人員合作辦理,並允借會場,提供優惠住宿,得使與會人士賓至如歸,在此謹致十二萬分謝忱。付印後如有謬誤,請不吝指教。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
敬書
2005.10.31 |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