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整齊性的問題
好的雞種除了肉質好、生長效率好,雞群的整齊性也是很重要的條件之一。下雜雞少,雞群就整齊。無論在更換飼養方式或是上市時間,整齊的雞群都比較容易管理,尤其是在自動化的電宰作業,規格一致的雞體也較容易處理。標準偏差代表數值變化的範圍,然而因為較大的數值通常會有較大的標準偏差,所以比較不同平均值群體的整齊度就以標準偏差與平均值比例的變異係數較為適當。因此本節就檢視體重、雞冠大小與屠體各部位長度的標準偏差與變異係數。
根據North
and Bell (1990)在其’商用雞隻飼養手冊’(Commercial Chicken Production Manual, 4th ed., p.487-8)有關白肉雞群整齊性的分類,他們將之分為’極佳’、’佳’、’普通’、’尚可’、’差’與極差’等六等級,以’普通’等級而言,72-78%的公雞,75-81%的母雞,其體重應該在平均體重10%上下限之內。這可使用變異係數來表示,也就是要求公雞體重的變異係數在8.0-9.3%,母雞為7.5-8.7%。
表11 雞群體重整齊性分類之標準
|
平均體重10%上下限
所佔百分比(%)*
|
|
變異係數(%)
|
分類
|
公雞
|
母雞
|
|
公雞
|
母雞
|
極佳
|
85以上
|
88以上
|
|
6.77以下
|
6.25以下
|
佳
|
79-85
|
82-88
|
|
6.78-7.98
|
6.26-7.46
|
普通
|
72-78
|
75-81
|
|
7.99-9.26
|
7.47-8.70
|
尚可
|
65-71
|
68-74
|
|
9.27-10.70
|
8.71-10.05
|
差
|
58-64
|
61-67
|
|
10.71-12.41
|
10.06-11.63
|
極差
|
58以下
|
61以下
|
|
12.41以上
|
11.63以上
|
*資料來源:North and Bell (1990), ‘Commercial
Chicken Production Manual, 4th ed., pp.487-8)
平均上而言,紅羽土雞比黑羽土雞整齊,紅羽土雞體重在14週齡的變異係數平均為公雞10.9%,母雞9.0%,相較於白肉雞,只能達到尚可的水準。而黑羽土雞16週齡體重之平均變異係數,則分別為公雞14.0%與母雞14.2%,以白肉雞水準而言是屬於極差的等級。然而,就如平均值一樣,不同品系之間也是有些差別。譬如紅羽中品系7的整齊度就較差,而黑羽中品系10就較為整齊。紅羽土雞就如白肉雞一樣,母雞群的整齊性較公雞群為佳,但是黑羽土雞就沒有差別。不過無論是紅羽或黑羽土雞,場內檢定的整齊度都較中央檢定為佳。這是可預期的結果,因為中央檢定的作業多少會影響雞隻的生長。
比較雞冠面積的變異係數一樣可見紅羽土雞較為整齊,在14週齡公母雞之平均分別為19.5%與30.4%,而黑羽土雞16週齡公母雞分別為29.1%與47.1%。當某性狀在成長時,由於個體成長速度不同而整群會顯得較為參差不齊而有較大的變異係數,而當大部份都將要達到生長最頂點時,個體間就沒有很大的差別。以雞冠變異係數之變化來看,紅羽公雞與母雞在13-14週齡,而黑羽土雞在15-16週齡,其雞冠都已接近生長頂點。在市場要求成熟雞隻的情況下,在中央檢定這種圈飼環境下,這可能就是最適上市週齡。
屠體各部位長度之整齊性對於電宰作業是非常重要的,電宰廠就因為台灣土雞屠體長度不整齊而必須有不同於白肉雞的作業方式。這次中央檢定的結果顯示出測量人員的作業偏差很嚴重,譬如紅羽品系1至品系6在14週齡腳脛長度的變異係數就比13週齡大了很多,黑羽品系9至品系11在15週齡的龍骨長度與腳脛長度的變異係數也較16週齡高了太多,這都是很不應該有的結果。不過這結果仍很明顯的可看出無論是黑羽土雞或紅羽土雞,無論是哪一品系,雞群在體型上都相當不整齊,都是極待改進的缺失。
探討雞群整齊性差的問題,主要原因不外乎先天遺傳形質的不整齊、缺乏雜交優勢與飼養管理的問題。一般商用肉雞或蛋雞都是使用兩個不同來源的整齊種雞雜交以生產雜種商用雞,由於種雞整齊所以商用雞具有較相似的遺傳形質而表現較為整齊,再加上雜交所產生的雜交優勢可使雞隻較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有較少病弱與發育不良的下雜雞。但是台灣商用土雞,無論是紅羽與黑羽土雞,幾乎所有的種公雞與種母雞都不是特別育成而是選自肉雞群。育種者無法知道這些種雞的確實來源,而只能從外觀來選留理想的種雞,因此種雞的遺傳形質極不穩定,自然也無法期待其所生產的肉雞會具有整齊的遺傳形質。再加上缺乏雜交優勢,尤其雞的飼養管理較差,發育不良的下雜雞很多。一般黑羽土雞多以放牧,其成長受到環境較大的影響,因此雞群會更不整齊。除此之外,黑羽土雞較不整齊的原因也可能與其正在引進基因來將體型改大而使得遺傳形質不穩定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