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
|
|
圖一、進口苜蓿乾草。 |
圖二、待配女牛為牧場的生力軍。 |
圖三、搾乳間待搾區的預洗設施可有效降低
牛隻熱緊迫。 |
弘勝牧場 |
吳振村先生 |
畜試所新竹分所/ 郭桑硯
採訪 |
台灣北部地區由於氣候、地形及環境的種種限制,飼養乳牛的酪農戶數向來都不如中南部地區來得蓬勃發展,但亦不乏有許多優秀的酪農存在,此次專訪的對象為位於中壢市山東里的弘勝牧場--吳振村先生,從事酪農事業有相當心得,其培育的乳牛群表現能力非凡。
弘勝牧場的男主人—吳振村先生,現年41歲,外表看起來卻像只有30出頭,剛出社會打拼的年輕人,ㄧ問之下,才知道吳先生在孩童時代十來歲時就已開始幫忙家裡務農,他的父親—吳列嵩先生,高齡78歲,早期從事種植農作物,後來適逢政府辦理土地重劃工作,吳伯伯頓時無法繼續農作物的生產工作,於是興起養肉牛的念頭,飼養ㄧ年左右,又因土地重劃完成後大家開始整地,使得牛群沒草可吃,吳伯伯轉而向中壢鎮公所請求輔導,適時政府實施稻田休耕政策,有轉作種植牧草的配套措施,因而接觸到了牧草事業,進而與酪農互有來往,每當吳振村先生將收成的牧草送到牧場時,看到牧場交奶常有收入,反觀肉牛事業,短期內卻看不到收益,於是在民國73年,與其父親將全數肉牛賣出,向大園地區華人牧場購入20頭小女牛,這才開啟了乳牛事業。爾後又陸續於75年購入10頭孕女牛及10頭小女牛,次年再由美國進口20頭孕女牛,為擴大飼養面積,82年更購入附近鄰地建造新牛舍,因而扛了ㄧ兩千萬的債務,所幸的是,天無絕人之路,得到現任職於畜產試驗所李副所長善男先生的幫忙,於民國84年自加拿大精選了40頭體態優美孕女牛,不論是體型外表或奶量都有絕佳的表現,牧場營收大躍進,經營至今已有280頭乳牛的規模。回想當初,胼手胝足,吳先生笑說:「酪農不是有錢,是沒時間花錢。」還說「一年雨鞋穿好多雙,ㄧ雙皮鞋穿好多年。」這兩句話就足以證明養牛事業的茹苦含辛。
吳先生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民國88年,在光泉公司的牽引下,和文化大學詹世琛營養博士合作進行以優酪乳餵飼仔牛的試驗,由於有了這樣的機緣,聘請了詹博士為牧場的專任營養師,詹博士以美國中南部高溫多濕的概念,推薦使用吳先生自種的盤固拉草搭配高量苜蓿草(圖一)所調配出的日糧配方,由於每頭高產泌奶牛餵飼苜蓿草含量高達十公斤,ㄧ般酪農不敢輕易使用,但吳先生反而覺得高苜蓿草日糧提升了牛群的採食量及產乳量,迄今已使用八年,不僅不會過份仰賴進口草,且所調製而成的TMR亦具有極高之營養成分。另外,吳先生善於運用電腦管理隨時掌握牛隻發情、配種及分娩時機,並聘請蕭火城先生為牧場的契約獸醫師,在獸醫師定期的追蹤管理下,大幅降低牛隻的繁殖障礙問題,並縮短平均空胎日數。更新牛群的方法,是以繁殖障礙和高體細胞數的牛隻為優先淘汰,場內牛隻產乳量均在20公斤以上,故以產量來選擇淘汰牛隻的機率不高。而為調節冬夏季乳比,需將原本落在2∼3月份生產的牛隻調節到5∼6月份,如此才可搭配產量,但夏季會降低採食量,同時也減低牛群的免疫力,若此時增加牛隻分娩壓力,將會提高牛隻的折損率。所以吳先生多半都以受胎率較高的女牛來調節夏季產乳量,提高牛群競爭力(圖二)。
|
|
|
圖四、環保牛床為牛群舒適的休息場所。 |
圖五、場外載運回來的豆腐渣。 |
圖六、95年度獲頒五顆梅花獎。 |
弘勝牧場現有泌奶牛120頭,吳先生說今年夏季特別炎熱,他們也是只能用灑水和風扇來降低牛舍溫度,而待搾區的預洗設施亦可大大降低牛隻熱緊迫(圖三)。近幾年又興建了環保牛床(圖四),使牛隻能在舒適的環境下進行反芻,更於95年底添購了自動刮糞機與懸臂式乳杯自動脫落器,自動刮糞機確實地減少了廢水用量,且所製造出的廢水還外接管道供附近農民使用;乳杯自動脫落器則可幫助牧場生產更優質的鮮乳供國人食用。
近幾個月原物料頻頻調漲,多數酪農大呼吃不消,生乳收乳價格雖調漲3元,但同時間原物料也開始第二波漲幅,早期可以有效利用的副產物,如啤酒粕,現今價格卻也可與飼料比擬。吳先生自己會用電腦記帳並做成本分析,口中細數著維持一個牧場所增加的花費,飼料由每公斤4元漲到9元、進口草由每公斤8元漲到12元、仔牛代奶粉更是飆漲了將近兩倍,加上汽油與電費的陸續調漲等等,粗略估算,僅僅ㄧ個月就徒增了30萬元的支出,相當可觀,因此吳先生除了用高體細胞數牛奶餵予仔牛外,並自行去外面載運價格較便宜的豆腐渣做為飼料原料(圖五),稍稍抒解飼養成本的壓力,更於今年四月開始嘗試三次擠奶作業,企圖以提高奶量來降低成本,在4∼5月間,平均產乳量由每天25公斤上升到30公斤,但一旦進入夏季,牛隻採食量降低,如再給予擠奶的壓力,對牛隻而言負荷過大,吳先生擔心容易引發一連串的問題,反而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暖季雖然比較沒有此類問題,但牛奶在市場的需求卻不比熱季,因此正在思考改回二次擠奶。為解決根本問題,吳先生認為推展本土化才有辦法降低飼養成本,若太過仰賴進口草,每年將會增加20∼30萬元的支出,因此國產牧草的種植顯得相當重要,但現今政府所實行的休耕轉作政策,迫使休耕土地面積增加,且對於休耕或是轉作的農民補助不一,反倒傷害了想認真經營農業的人,吳先生現擁有兩甲地,先前曾承租附近的農地來種植盤固拉草,但因政府的小農政策,使得農民寧願休耕也不願出租,吳先生指出,其實國產牧草有它一定的市場,只是農政應有所調整,不該讓農地白白荒廢。
|
|
|
圖七、吳振村先生為中壢市96年度
優良農民。 |
圖八、吳列嵩先生亦為農業界的菁英。 |
圖九、實習生正在耐心餵食腳痛不願
進食的牛隻。 |
弘勝牧場於95年度獲頒乳牛場評鑑最高榮譽五顆梅花獎(圖六),吳振村先生亦榮獲96年度中壢市表現傑出優良農民(圖七),家中更掛有許多「出類拔萃」、「振興農業」及「農村俊傑」等贈予吳伯伯的匾額(圖八),可以見得父子倆都是農業界的菁英。吳先生說,每個月DHI的「牛乳品質檢驗報告表」與「乳牛群性能改良月報表」,對於牛乳品質的監控及牛群性能的管理具有關鍵性的影響。除此之外,他更極欲爭取抗菌分析與藥物敏感的相關資料,以往乳品公司有提供此類分析服務,現今則無,使得一般酪農遇到疾病時無法對症下藥,造成用藥盲目。吳先生曾試著在自己的場內建立一套完整的檢驗系統,因而參加了產銷班提供的相關課程,了解到除了儀器設備外,還需要具有專業的技術與人員,對於牧場工作者來說實在是難以實行!現在遇到問題牛隻,只得委託中興大學的莊老師採樣化驗,因此期望能有一個方便酪農送樣的檢驗單位,使得他們得以隨時監控牛群的相關問題。
對於未來,吳先生有一幅理想的藍圖,他認為面對現今養牛事業的窘境,酪農應積極改變經營策略,在台灣,應利用乳量的增加來降低飼養成本,也就是走向所謂的精緻化,「小場收掉、大場擴建」,吳先生企圖將現有的280頭乳牛擴充至400頭規模的大場,而員工則由現在的4人增加為5人,初步估算,一天可增加約4噸的乳量。除了有計劃性的慢慢擴大牛群,亦積極尋求有興趣的年輕人予以培養,希望養牛事業不再是全年無休,而是邁向企業化經營,除了休假制度外亦能有不錯的福利。像今年暑假就有兩位大學生選擇到吳先生的牧場實習(圖九),吳先生說:「多了人力支援固然有加分效果,不過難免也會有減分的狀況發生,但總是期望學校與酪農的合作能對整體的酪農事業有所幫助。」對於提攜後進的用心可見一斑。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