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上個月2024年 11月下個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今天
 主選單
 出版刊物
 訪問統計

 隨機小語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孟子]
 隨機文章
畜牧半月刊2006年6月10日 (2109)
畜牧半月刊2006年10月10日 (2306)
杜洛克公豬合照(英文) (1185)
約克夏公豬合照(中文) (1155)
藍瑞斯側面照 (920)
 熱門連結網站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學術園地

乳牛流行熱與乳量之關聯性探討

新竹分所 王思涵 李國華

一、緒言
  牛流行熱可說是類似牛的流行感冒,但是它並不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染而是靠糠蚊叮咬而傳播的人畜共通疾病。目前每年畜牧場皆會定期接種牛流行熱疫苗以防止疫情爆發與擴大傳播,但每年疫情流行之規模會因施打疫苗後之抗體力價與病毒變化而有所差異,造成不同畜牧場間會有輕微或嚴重的流行熱疫情出現。由於全球氣候極端變化,台灣氣候也趨不穩定,特別是颱風來臨之時序愈趨詭譎,氣流之動向則會影響糠蚊族群之散布,因此,102年牛流行熱疫情以桃竹苗較為嚴重,新竹分所也陷入此疫情中,疫情結束後,新竹分所相對損失較少,其中的功臣之一是分所之線上乳量乳質分析儀,給予每日兩次擠乳之即時資訊,預先提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此想與各位酪農朋友分享此次的經驗以因應未來可能再發生的流行熱疫情。

二、牛流行熱簡介

(一) 病因

  牛流行熱之病原為濾過性病毒(Virus),一種桿狀病毒,係吸血蚊蟲、糠蚊所媒介傳播所致,患牛會出現發高熱,呼吸困難,跛腳,食慾廢絕,反芻停止,泌乳休止等主徵。

(二)臨床症狀

  潛伏期3-8天,前軀症狀為皮肌和軀幹肌,但若輕度則多被忽略掉。然後突發40-42℃高熱並稽留1-2天(偶而亦有持續3-4天者)。在發熱前後有白血球減少症和嗜中性球左轉(但亦有引起白血球增多症或貧血者)。在發熱同時會呈現呼吸障礙(肺氣腫,呼吸促迫或開口呼吸,呼吸數每分鐘60-110次,氣管含有多量泡沫性粘液而咽喉頭和肺呼吸音粗厲尖銳,有時有咳嗽或皮下氣腫者)、結膜炎(流淚、眼瞼腫脹)、鼻炎(漿液性→粘液性→化膿性)、泡沫性流涎(唾液分泌增多和吞嚥障礙)、鼻鏡乾燥、皮溫不整(尤其角根、耳翼和肢端厥冷)及四肢關節腫脹疼痛(大部分牛會發生,會導致跛行或起立不能),泌乳牛乳量劇減或停止,妊娠牛有的會流產。此外尚有精神不振、食慾和飲慾減退或廢絕、胃蠕動減弱、反芻停止、腸蠕動亢進或停止,便秘或下痢等症狀。一般這些症狀會隨退熱而消失,但有些牛會因窒息而死亡,而乳量之恢復亦需一個月左右。

(三)病理變化

  本病病變主要於肺臟及上呼吸道。在短時間內死亡之病例(急性肺氣腫而窒息死亡) 可見咽喉頭及氣管等上呼吸道粘膜呈現充出血。肺腫大退縮不全(不能伸縮),肺含多量氣體,呈間質性氣腫,較顯著病例形成如一大氣囊,氣腫有時波及橫膈膜、頭部、下腹部之肌間或皮下。肺也會出現水腫及充血,各肺小葉實質可見局限性暗紅色,如斑狀之肝變病灶。支氣管充滿黃白色黏液。心外膜針頭大至粟粒大出血點。肝、脾、胃等實質臟器有輕度腫脹及小壞死灶。消化道並無顯著病變,但粘膜有時可見充出血,尤其在第四胃、盲腸粘膜有漏出性出血。淋巴節呈腫大,腦呈充血並有水腫性病變,關節囊內黃色關節液增加。(吳,2000)

三、牛流行熱與乳量間之關聯性

  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於102年10月初開始出現牛流行熱明顯疫情,以全場150頭牛計算總發病率為40%、死亡率約為2%。算是分所近年來最嚴重且最明顯的牛流行熱疫情。因此,為了解此次流行熱疫情對整場牛群所造成的影響,分所利用擠乳系統之線上乳量乳質分析儀觀察患牛之乳量與各項乳質變化,且密集觀察牛群每日採食與活動狀況,即早發現即早治療以求將總損失降至最低。

  以分所此次的牛流行熱疫情觀察結果顯示,發病時間約在10月初期於大女牛群中出現第一起疑似牛流行熱病徵,後陸續傳播於大女牛舍、中女牛舍、懷孕牛與乾乳牛舍,最後出現於泌乳牛舍與公牛舍。發病初期牛隻會出現呆滯(人靠近卻沒有一般耳朵扇動或移動步伐等現象)無活力、食慾不振發燒及反芻停止等,極可能已感染流行熱;重症牛隻則出現呼吸困難、採食停止發燒等症狀;急性重症死亡的牛隻外觀會出現口鼻滲血等症狀。

  新竹分所感染牛流行熱案例(一)泌乳牛99F205於10/18上午4:30分由線上乳質分析系統(如圖1)發現其乳量(藍色曲線)突然急遽下滑趨近於零乳量、電導度些微上升(紅色曲線)與乳脂/乳蛋白比(橘色曲線)明顯上升。當日立即請現場獸醫師觀察牛隻確實發現99F205出現不採食、反應遲鈍等現象,緊急給予藥物對症治療進行治療5日後,乳量與乳質才逐漸恢復至發病前的水準(如圖1)

   圖 1. 99F205於流行熱期間乳量與乳質變化曲線圖,藍色曲線為乳量、橘色曲線為乳脂乳蛋白、紅
     色曲線為電導度。

 圖 2.100F409於流行熱期間乳量與乳質變化曲線圖,藍色曲線為乳量、橘色曲線為乳脂乳蛋白、紅
       
 色曲線為電導度。

 圖 3. 99F207於流行熱發病期間乳量與乳質變化曲線圖,藍色曲線為乳量、橘色曲線為乳脂乳蛋白、
         紅色曲線為電導度。

  案例(二)泌乳牛100F409於10/12日發病(圖2),可以由系統觀察到其乳量也突然下降至5公升左右,乳脂/乳蛋白比(橘色曲線)突然上升,但電導度變化不多。當日立即請獸醫師進行觀察與療後,100F409 與前例相似約在治療後5日左右其乳量與乳質會逐漸恢復至發病前水準。案例(三)泌乳牛99F207於10/16日發病(圖3),可以由系統觀察到其乳量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幅度不大,乳脂/乳蛋白比(橘色曲線)變化也不多,但電導度確較之前高出許多(從9.3到11.3)。

  由上述3起,本分所泌乳牛發病案例可以推測,當牛隻染病後其乳量為首要觀察的重點之一,乳量急遽下降再加上乳脂/乳蛋白比明顯飆升,表示此牛極可能已感染流行熱,若能即時掌握牛群狀況進行早期治療,可在穩定適當治療後的5日左右其狀況可獲得改善。但因牛隻個體差異的關係,也有可能出現乳量乳質變化不明顯的狀況(如圖3)

四、防治方法與疫苗預防

  牛流行熱疾病首重按時施打疫苗,定期環境清潔與消毒,特別是水溝及運動低漥處增設捕蚊燈,在好發季節,密集觀察牛隻之外觀行為以及注意個別牛隻乳量之變化,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方是控制本疾病之最佳良方。

五、參考文獻

  吳永惠。2000。牛流行熱。牛病學:32-35。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visiter

 搜尋

進階搜尋

 電子相簿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竹南檢定站9604期L1227-05拍賣相片

 隨機好書

 夥伴網站

http://www.angrin.tlri.gov.tw

http://www.naif.org.tw/

http://www.coa.gov.tw

http://www.tlrihc.gov.tw/

http://minipigs.angrin.tl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