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上個月2024年 11月下個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今天
 主選單
 出版刊物
 訪問統計

 隨機小語
每個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建築師。

[克羅底亞斯]
 隨機文章
杜洛克公豬合照(英文) (2040)
杜洛克公豬合照(英文)
藍瑞斯公豬合照(英文) (7456)
約克夏公豬合照(英文) (1823)
杜洛克母豬合照(英文) (1357)
藍瑞斯母豬合照(英文) (1110)
 熱門連結網站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繁殖管理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吳永惠

一、前言
  
病與本刊前期已談過之瘤胃酸中毒和乳熱為乳牛的三大代謝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的發生,代表我們所給予的營養或飼養方法,無法充分滿足乳牛泌乳、繁殖等等生理代謝之所需。大家往往會忽略這三個病的亞臨床型牛,所以通常會覺得發生率並沒有那麼多,但亞臨床型多少都會引起經營上的損失。
  乳牛能源的利用通常先氧化葡萄糖來獲得,葡萄糖不足時,則會轉而氧化體脂來補充,苦大量氧化體脂則會產生大量酮體,稱之為酮病。
酮體產生或吸收太多,都會使血、尿或乳中的酮體濃度升高,若昇高的程度較小而尚沒有引發臨床症狀則稱為亞臨床型酮病;若昇高的程度較大而引發消化障礙(如逐漸消瘦)、神經症狀(如麻痺)或乳熱樣症狀(如意識障礙)等則稱為臨床型酮病如圖1

二、酮病的病因與類型
  酮體包括丙、乙醯乙酸鹽和-羥丁酸鹽,所以除了採食所引起的葡萄糖能源不足會轉而氧化體脂來引起病外,給予的青貯料若酪酸醱酵也會因在瘤胃產生大量丁酸鹽被吸收入血中而引起病。
  產後之泌乳會突然消耗很多葡萄糖、體脂和體蛋白,所以
病多發於3∼6產次之高泌乳牛,或分娩時過肥而使食慾減退較嚴重的牛隻。分娩後1個月內尤其最初1∼2週最易發病。因為這些狀況下,採食所獲得之葡萄糖能源量最易不能滿足高泌乳量之所需。發生率推估,臨床型病有3.3∼7.4%,亞臨床型病可達34%,甚至重高。
  葡萄糖的生成與利用,以及
病的發生機制有點複雜,不在此贅述。為便能現場瞭解病的發生原因,都會以其發生類型來大致分為飢餓型、肥胖或脂肪肝型、生性青貯料型以及繼發型等4型。
飢餓型主因產後由採食所獲得之葡萄糖不能滿足大量泌乳之所需(如急激換料、良質粗料不足、碳水化合物不足),進而大量氧化體脂而產生大量
體所致,多於產後3∼6週誘發病。
  肥胖或脂肪肝型主因飼養管理失宜尤其乾乳期間供應太多精料,造成產前過胖或脂肪肝,這種牛於分娩前採食量下降的程度會較一骰牛大,而於產後1-2週誘發
病。
  生
性青貯料型主因製作青貯料時,草料水分含量過高,溶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太低(如玉米熟度不足),導致梭菌成為優勢菌而酪酸發酵產生大量丁酸鹽,被瘤胃吸收而轉化為體,病好發時期不定。
繼發型係繼發展易長期或顯著食慾下降的疾病,如第四胃異位、創傷性胃炎、蹄病、肝機能障礙、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等。
病好發時期不定。

三、酮病的診斷
  酮病時血、尿和乳中的酮體濃度都可能升高,但以血液較為穩定。酮體包括丙酮、乙醯乙酸鹽和-羥丁酸鹽,但因-羥丁酸鹽比另兩者穩定,因此檢測乳牛有無關病都以測定血中-羥丁酸鹽濃度作為黃金標準。
  現場檢測酮體雖然有獸用或人用的尿液或乳汁試紙可用如圖2A,且價格便宜,但其僅能檢測乙醯乙酸(或和丙酮),無法檢測-羥丁酸鹽,且準確性較低。人用血糖/血酮機(掌中型,只需1滴血,10秒即可判讀)如圖2B,可用來檢測血糖或/和血中-羥丁酸鹽值。酮病牛血中-羥丁酸鹽會上升超過14.4mg/dL(1400?mol/L),血糖常會下降至40mg/dL以下。可用血清,但血液不可採自乳靜脈,因乳腺會將-羥丁酸鹽轉化為乙醯乙酸而釋出,會導致乳靜脈血中之-羥丁酸鹽較低。採開始餵食後4∼5小時之血液當樣本可得-羥丁酸鹽高峰濃度而被推薦。
  當要評估牛群是否處於酮病風險中,通常建議採分娩後5∼50天內的乳牛至少12頭。若有2頭或10%以上牛隻之血中-羥丁酸鹽超過14.4mg/DL(1400?mol/L),則代表牛群有酮病問題,需進一步檢討飼養管理出了那些問題。

四、自同病的危害
  臨床型病牛之血-羥丁酸鹽常超過29mg/dL(3,000?mol/L)會引起本文前言中所述之危害。亞臨床型酮病牛之血-羥丁酸鹽常被界定為超過14.4mg/dL,其會引起乳量減少(第1個月每天減少約3.4%,且隨血中羥丁酸濃度越上升,乳量之減少也越大)、淘汰率增加(產後30天內因死亡或淘汰牛增加3倍,且隨血中羥丁酸濃度越上升,淘汰率之增加也越大)、第4胃異位發生率增加2.6∼19.3倍、子宮炎發生率增加2.3∼3.4倍、受胎率較低、大於40%的牛的乳脂/乳蛋白比會低能0.70(正常為0.85∼0.88)。

五、酮病的預防
  酮病主要是葡萄糖能源不足、太肥和/或酪酸醱酵青貯料過給所產生的代謝性疾病,也就是主要是飼糧給予出了問題,但亞臨床型酮病並不易察覺,因此唯有定期尤其在車換飼糧後,依前述診斷中之方法,於產後1∼7週之泌乳高峰期,每週以血酮機進行血酮監測,一方面即時發現病牛加以治療,另方面評估牛群之飼糧給予是否有問題,以便及早避免酮病之損失。

酮病主要預防策略如下:

正確的飼糧配方與體態(BCS)管理

1.

正確的飼養與體態管理須隨時請教專家。避免牛隻飢餓(採食不足)、過肥、營養失衡、過給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瘤胃會異常醱酵,丙酸減少而酪酸增加)、過給酪酸醱酵青貯料、運動不足。要留意的是牛的葡萄糖能源主要來自瘤胃澱粉、纖維、蛋白質醱酵的丙酸鹽,以及來自飼料蛋白質和體蛋白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醱酵而成的短鰱脂肪酸中,約有10%是酮體成份之一的丁酸鹽。

2.

乾乳期至分娩時牛隻體態調整於3.50(3.25∼3.75)。依乾乳前期(前5∼6週。只給良質粗料,依體態每天酌給1∼2Kg精料)及後期(後2∼3週。粗料任食外,依體態每天給3∼5公斤精料)給料。不要將泌乳牛的剩料餵乾乳牛:青貯料的製作須留煮草料的水分與玉米的熟度。

二、

甲硫胺酸(Methionine)和膽鹼(Choline)在瘤胃會大量被分解,且泌乳早期對兩者有較高的需求量,補充日糧中保護性甲硫胺酸和膽鹼,可消除和防止肝臟過多的脂肪蓄積(脂肪肝),從而降低酮病的發生,並有提升採食量、產乳量、乳蛋白和繁殖性能之功效。

三、

補充糖源之生成

1.

補充日糧中的鈷,能增加維生素B12的生成,促進丙酸代謝和葡萄糖生成,而減少氧化體脂,使酮病的發病率降低。

2.

飼料添加丙二醇或丙酸納,其為葡萄糖合成的前驅物,可預防酮病的發生。有報告產前2週至產後7週,每天2次添加120克丙二醇,酮病發生率可降低18%。

六、酮病的治療
   正確的治療須請獸醫師為之。酮病的發生主要是葡萄糖能源的不足,因此要暫時解燃眉之急,就是補充糖源如葡萄糖緩慢點滴1-5天,皮下注射可延長效果,但會腫脹不快。也可20%腹腔注射。葡萄糖多次口服對瘤胃功能不好。口服丙酸鈉、甘油也可轉化為能源,但無法迅速有效。腎上腺皮質素如Dexamethasone注射可促進糖新生作用。為促使糖類順利代謝,維他命B12及礦物質鎂、鈷等要足夠。

  神經型酮病尚須給以水化氯醛鎮痙(雖然酮體是酸性,故是酸中毒之一種,但忌併用重曹)、鎮靜劑或硫酸鎂,也可補充葡糖酸鈣尤其鎂、鈣缺乏者。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visiter

 搜尋

進階搜尋

 電子相簿
中央畜產會200704期D0476-01體型-全身相片

 隨機好書

 夥伴網站

http://www.angrin.tlri.gov.tw

http://www.naif.org.tw/

http://www.coa.gov.tw

http://www.tlrihc.gov.tw/

http://minipigs.angrin.tlr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