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畜試所恆春分所 朱明宏
芻料是草食動物的重要飼糧,產量的穩定性與品質影響動物的產值與經營成本。由於氣候條件限制,國內將近四成的芻料需要仰賴進口,其中豆科芻料更是幾乎完全須由進口滿足。近幾年由於新興國家對於肉、乳製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飼養規模擴大進而提升芻料的需求,因芻料生產供不應求,導致即使近期油價大幅下跌,國際芻料交易價格仍居高不下。為了避免貿易競價造成飼養成本增加,國產芻料的生產與使用有助於草食動物產業的經營。
【為什麼要將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
受到休耕地活化與牧草轉作補助政策的影響,帶動國內芻料的生產規模,其中尤以青割玉米的增幅最為顯著。台灣的氣候適合青割玉米生長,相關的栽培管理與收穫機械一應俱全,也不需要耗能的乾燥設備與倉儲體系,對生產者來說是個可以減少投入成本的作物。除了易於生產,在營養價值方面,青割玉米不僅能提供動物所需的纖維,澱粉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較其他本土芻料來的充足,總可消化養分(TDN)可達65-70%,更是國產芻料中唯一不會隨著成熟度增加而營養價值下降的作物。此外,隨著青貯的技術日益提升,青割(貯)玉米的供應也更趨穩定。
雖然種植青割玉米的優點眾多,但生產上仍有其不易避免的禾本科作物連作弊病。因為對養分的需求較高,青割玉米對土壤肥力的消耗大。在長期連作之下,為了維持產量需要施用大量化學肥料,不但增添生產成本更容易造成土壤劣化,形成生產的惡性循環,長期連作也容易導致害蟲與病菌的滋生蔓延。此外,青割玉米在蛋白質的提供上有其限制,對於進口豆科芻料的需求問題無法改善。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且兼顧營養價值,禾本科與豆科間植可作為解決方案。在台灣可自行生產的作物當中,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成為短期栽培供作芻料生產的理想模式(如圖)。利用大豆能夠固定氮素的優勢,可以減省氮肥的施用,又因為對養分的需求不同,降低對土壤特定元素的消耗。由國外的研究結果顯示,禾豆間植也能夠降低雜草與病蟲害的發生。在栽培管理與收穫機械方面,禾豆間植與青割玉米的生產可說是大同小異(如圖),節省農民的負擔。除了栽培生產的好處,藉由大豆的高蛋白質含量,可增加芻料中的粗蛋白質及減省大豆粒在飼糧中的比例。此外,以往豆科不易單獨製成良好青貯的問題,也能藉由和青割玉米的混合收穫來解決,製成品質及營養兼俱的青貯。
【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生產】
畜試所恆春分所以青割玉米墾丁1號搭配不同的大豆品種,進行間植品種組合與種植比例的試驗。由試驗結果發現,在春作與秋作不同氣候的影響下,不同的種植比例、大豆品種的選擇、種植期與收穫期,對產量與芻料品質會造成顯著的差異。以目前的品種組合,間植產量約為青割玉米單植的7-8成,粗蛋白質含量可提升3-4成,單位面積的總蛋白質產量高於青割玉米單植。除了生產試驗,由青貯結果可以得知禾豆間植生產的青貯品質與玉米青貯接近(以揮發性脂肪酸含量進行評比),可作為穩定的芻料供應。
【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之展望】
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項複雜的生產模式,因為作物彼此間對陽光、水分與養分的競爭與適應能力不同,再加上成熟期的差異會影響收穫的產量及品質。藉由試驗結果有利於芻料生產的掌握,將間植的效益最佳化。由於大豆作為芻料的種植與收穫適期不如青割玉米長,在衡量整體產量、品質與現有生產技術之下,初期的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生產規模適合於提供羊或鹿的產業,作為優於青割玉米的芻料。藉由日後更適於間植的大豆品種選育及生產者對間植模式的熟悉,可望提供草食動物產業更優質且成本划算的新興國產芻料。
|
青割玉米與大豆間植生產與收穫 |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