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土山羊保種計畫執行成果及展望
類別 : 資料
由 Anonymous 發佈於 2000/5/24
本省土山羊保種計畫執行成果及展望

一、成果
  本省羊隻係由中國大陸華南移入,早在元代澎湖地區已有養羊的記載,其特徵為黑色,體型小,體質強健顎下有長鬚耳直立角圓短,耐粗飼,抗熱性及繁殖力強。近年來由於大量引進飼養外來品種羊隻和本地山羊雜交飼養的結果,使得原屬本地山羊的生存空間和品種的延續,面臨重大的變化。鑑於此,特擬定本省山羊保種計畫進行保種,以調查研究本省山羊品種特徵及各項性能,建立資料,供以後研究之參考。同時也保護本省山羊免於絕種,為生態保育保存本土家畜-本省山羊,供爾後繼續飼養研究。
  本計劃為一長程性計畫,目的在以純種繁殖方式繁殖台灣東部之山羊做長期保種選育工作,以免環境改變致本省山羊絕種。自民國75年起,從東部農家蒐購本省山羊,本年度觀察調查結果,本省山羊適應能力極強,繁殖狀況佳。母羊繁殖性能方面,平均受胎率82.8%,產仔率191.7%,單胎率14.5%,雙胎率79.2%,參胎率6.3%,育成率85.9%,仔羊出生體重♂2.1±0.3公斤,♀1.9±0.3公斤平均離乳體重♂11.7公斤,♀10.4公斤,出生至三月齡每日增重♂0.11公斤,♀0.09公斤,六月齡平均體重♂20.1公斤,♀15.0公斤。閹公羊去除被毛附皮屠體測定屠宰率58.1%,精肉率51.5%,脂肪率1.8%,骨骼率12.1%,肉臟率20.8%,頭部及四佔10.5%。

二、展望
  本省山羊,耐粗飼,抗熱性強,繁殖力高,具多胎性,對環境適應力強,可全年配種繁殖,產後母羊授乳能力強,惟泌乳量不多,泌乳期不長,還生產三胞胎以上時較弱小仔羊若不特別照顧存活率不高。本省山羊生長較其他羊種緩慢為其缺點,但其屠宰率及精肉率高,脂肪率低,腥羶味少,肉質佳深受民間消費者喜愛,可成為本省類似土雞及健康之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