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牛有關的青草藥
類別 : 資料
由 Anonymous 發佈於 2004/5/13
與牛有關的青草藥
李光復

1.銳葉牽牛:別稱野千牛。屬旋花科,牽牛屬。廣泛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台灣全島的平地與低海拔山地均極常見。一般可作為觀賞用,在醫藥上,根被當作猛瀉劑,使用時,應注意其用量。

2.牛膝頭:又稱紅果金粟蘭、草珊瑚、接骨木、九節茶。屬於金粟蘭科,草珊瑚(接骨木)屬。夏季開花,秋季成熟後呈深紅色。分佈台灣全省海拔1800公尺意下之山麓,尤以陽明山一帶產量最豐。根莖或葉能抗菌、消炎、袪除風濕、活血止痛。治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胃腸炎、菌痢、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折。性味辛溫而苦。

3.牛筋草:別稱牛頓草、萬斤草、蟋蟀草。屬禾本科,穇屬。牛筋草最大的特徵是它那韌如牛筋的莖。另一個特點是,根係發達,且為深根性,故拔除不易,即使以牛之蠻力,也得頓上幾下,因而有「牛筋草」之名。喜歡鬥蟋蟀的人,常以牛筋草來撩起蟋蟀動怒而引起鬥爭,「蟋蟀草」之名因此而起。在中藥上,牛筋草是一種發汗與解熱劑,清熱解毒、去風利濕、散瘀止血,能治肝病(黃膽型肝炎)、風濕性關節炎、腸炎、小兒急驚、黃膽、痢疾,也能行血長力,治勞傷病,並能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等。

4.牛遺:即大車前草,又稱牛舌、車輪草、當道等。屬於車前草科,車前草屬。一般在公園、田園、原野及路旁常見。在中藥上,大車前草也赫赫有名。為利尿、鎮咳、袪痰、止瀉、明目及止痛藥,據說全草燉排骨,更是一種治療腸胃疾病的特效藥。

5.牛皮凍:即雞屎藤,又稱仁骨蛇、雞矢藤、雞香藤。屬於茜草科,雞屎藤屬。分佈全省平地、山野。多年生的蔓性草藤,全株有一股難聞的臭味。雞屎藤雖臭,對人們的好處卻不少,莖、葉有解毒、袪風、止咳之效。用量20~40公分。根可以驅風鎮咳、袪痰、止瀉,主治感冒咳嗽、風濕、痢疾、腎臟疾患。

6.牛舌菜:又稱羊蹄、禿頭菜、大王頭、水黃芹。屬於蓼科,酸模屬。路旁、耕地、荒廢地、水溝邊常見。中藥方面,根能治療禿頭及疥癬,也是一種解熱殺虫藥,更是一種輕瀉劑及強壯劑,可以治療風濕、皮膚病、痔疾及濕疹等;葉煎汁可以洗滌眼病,也有殺虫除癬的功效。

7.牛乳榕:別稱天仙果、牛乳房、牛乳埔、鹿飯等。屬於桑科,榕屬。全省山麓可見,全年採收。牛乳榕的隱花果上長有茸毛,成熟的果實可以生食,據說有豐富的營養。它的根及枝幹可以治風濕病、關節炎、驅風、解毒、助小兒發育之功,果治痔瘡等。葉及莖可捕中益氣,健脾化濕,強壯筋骨,消腫,活血解毒。有外邪風熱者忌用。

8.牛乳樹:又稱稜果榕,常綠榕。果實治便秘。根解魚毒或食物中毒。

9.牛酸漿:即烏甜仔菜,又稱龍葵、烏甜菜、苦葵。屬於茄科,茄屬。田野、路旁、荒地常見,夏至秋季為採收期。在以往曾為鄉下人桌上常見的菜餚,是一種味美的野菜。在藥用方面,全草清熱解毒、利尿、活血、消腫,治疔瘡、癰腫、風火目赤、肝火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腎炎、熱咳、丹毒、卵巢炎、子宮癌、肝癌等。又能外敷癰腫、治跌打損傷。

10.牛葒草:即水芹菜,又稱細本山芹菜、水英等。屬於繖形科,水芹菜屬。它是一種既能生長在平地水邊,也能長在中海拔潮濕林下的水生或濕生植物,在野生食用植物中,可謂出類拔萃。藥用上,能治高血壓、解熱、利腸、益氣等。

11.牛繁縷:又稱鵝兒腸、雞腸草等。屬於石竹科,繁縷屬。鵝喜食,亦可作為野菜供人食用。中藥上,作為利尿劑及催乳劑,亦可固齒、治頭痛、眼病及腫毒等。

12.牛舌大黃:又稱卵葉鷗蔓、土牛七、六月桃等。屬於蘿藦科,鷗蔓屬。根常被用來治跌打損傷、腳痛及腳氣等。

13.金牛草:又稱瓜子金、七寸金、蚋仔草、日本遠志等。屬於遠志科,遠志屬。在藥用上,可當做利尿劑、袪痰劑及強壯劑,根可以治支氣管炎及盜汗,莖葉可以治毒蛇咬傷。

14.牛尾草:又稱龍牙草、仙鶴草、馬尾絲、石打穿。屬薔薇科,龍牙草屬。分佈於山野、路旁,本省北、中部較常見,採收期為夏秋之間。全草可止血、涼血、降血壓、健胃、補虛。主治癆咳、吐血、尿血、便血、牙齦出血、胃潰瘍出血、子宮出血、痔出血、痢疾、跌打、創傷出血等,並有強心作用。一日量14~40公分。

15.牛屎烏:又稱九節木、厲氏山大刀、厚肉仔等。屬於茜草科。嫩枝及葉,可青熱解毒、袪風去濕。治扁桃腺炎、白喉腫毒、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根袪風除濕、消腫解毒。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風濕痛、胃痛、虐疾、痔瘡、跌打損傷。

16.牛眼:即龍眼,別稱桂圓。屬無患子科。它的肉可以益心脾,補氣血、安神。治虛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根治絲蟲病、白帶。樹皮治疳積、疔瘡。葉治感冒、虐疾、痔瘡。花治諸種淋症。殼治心虛頭暈、湯火傷。核止血、定痛、理氣、化濕。治創傷出血、疝氣、疥癬、濕瘡。

17.牛公刺:又稱馬甲子、刺仔、石刺仔、鐵籬笆等。屬鼠李科。根、葉可清熱拔毒。外敷治脹熱痛、癰疽潰膿、袪風濕、散瘀血、解毒、喉痛、腸風下血、風濕痛、跌打損傷。性味平、寒,無毒,苦。

18.紫莖牛膝:別稱掇鼻草、牛蔡鼻、雲牛膝、牛七。屬於莧科,牛膝屬。分佈全省山野、路旁、荒廢地。可全年採集,根部秋冬為佳。根莖健胃、袪風、利尿、行血、降火,主治感冒、夢遺、消散、高血壓、痛風。用量20~60公分。莖葉解熱、治糖尿病。葉搗敷腫毒。性味酸、平。孕婦忌服。

19.大鐵牛:又稱伊立基藤。根、莖解表、發汗、驅風濕、除脾痛、消腫止痛。治半身不遂、跌打腫痛。性味辛溫,有毒。孕婦忌服。

20.牛母篙:又稱青葙、白雞冠花、野雞冠、草決明、崑崙。屬莧科。全草、根或花穗可藥用,治風瘙身癢、瘡疥、痔瘡、痔漏、月經不調、風濕疼痛、頭風痛、婦女陰癢、創傷出血。種子稱草決明,煎汁洗眼或內服,清肝明目。性味苦,微寒。

21.牛舌頭草:又稱琉璃草、一條根。屬紫草科。全草或根可藥用。全草有清熱解毒、滴血散瘀、消腫止痛、拔膿生肌、婦女調經之效。治瘡癤腫毒、跌打損傷、骨折打傷、毒蛇咬商、扁桃腺炎、肺癰、黃膽、肝炎、月經不調、水腫、睪丸腫、刀傷出血。性味苦寒。

22.玉山紫金牛:別稱雨傘仔、雨傘仔頭。屬紫金牛科。根及莖藥用,治風濕麻痺、花柳病、跌打、癌症(胃癌)、蛇咬傷。性味苦平。

23.輪葉紫金牛:屬紫金牛科。全草活血通絡,治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疼痛、腰痛。性味苦辛,溫。

24.土牛膝:別稱牛膝、掇鼻草、雞骨黃、白土牛膝。屬莧科,牛膝屬。全省山野、路旁、荒廢地常見,以中、南部較多,全年可見。可治瘀血、利尿、頭風、肝腎疾患、蛇傷、強筋骨、袪風濕、腰酸背痛、跌打等。

25.牻牛兒苗:別稱香葉菜、老鸛草、紅含殼草。屬牻牛兒苗科,香葉菜屬。多年生草本,匍匐或斜上。多生於中央山脈中海拔山地,夏秋之間採收。全草為清熱解毒、袪風、收斂止瀉藥。主治腸炎、痢疾、腹痛,為治瀉痢、腹痛良藥。搗爛外敷治癰疽、蛇咬傷。

26.南天牛膝:別稱牛膝、土牛膝。屬莧科,牛膝屬。本省北部、東部山野較多,可全年採收。根可治瘀血、利尿、強筋骨、袪風濕、腰酸背痛、跌打等。

27.牛耳艾:又稱艾納香、大風艾、大風葉、大風草。屬菊科,艾納香屬。多年生木質狀草本。平也至低海拔山區可見,全年均可採收。根及莖葉可藥用,有袪風、袪痰、消腫、活血、散瘀之效。主治風濕痛、神經痛、腹痛腫脹、感冒咳嗽、傷寒、跌打瘀痛、腫毒、癬瘡。

28.牛舌頭:又稱苣買菜、苦苣菜、甜苣、山鵝仔菜等。屬菊科,苦苣菜屬。全株含白色乳汁。分佈於全省平野至低海拔山區,夏秋之間為採收期。全草可入藥,治乳腺炎、闌尾炎、腫毒、癤瘡、痔瘡、痢疾、白濁、遺精。

29.牛骨仔:又稱厚殼樹、嶺南白蓮茶、白蓮茶、山檳榔。屬紫草科,厚殼樹屬。可在全省平野至低海拔山區採集到,春、秋之間為採收期。根有袪風、行血之效,治腳酸痛;葉有收斂、止血之效,治胃病;鮮葉搗爛外敷至跌打損傷。

30.臺灣牛至:即為臺灣野薄荷,又稱臺灣五香草、高山薄荷。屬唇形科,野薄荷屬。全省中海拔山野可見,4~10月為採收期。全草藥用,具清涼解熱消暑、袪風止咳、驅風之效,主治感冒、頭痛、咽喉腫痛,鮮品300公分煎水淋浴,可治皮膚濕疹瘙癢。

31.牛舌根:又稱洋商陸、美洲商陸、土大根、見腫消、當陸、昌陸、杜大黃等。屬商陸科,商陸屬。分佈於全省山地,北部、中部、東部等地,夏~秋季為採收期。根有利尿、催吐之效,逐水、消腫之功。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慢性腎臟炎、肋膜炎、腹水、腳氣等,外敷無名腫毒、皮膚寄生蟲。根含商陸毒素,用時宜慎。

32.牛角花:又稱金合歡、荊球花。屬豆科。根及樹皮有解熱、治單毒之效。

33.伏牛花:又稱虎刺。屬茜草科。根驅風、治風濕、疲勞過度;根、莖及葉治消腫。

34.牛虱母子:又稱蒼耳、羊帶來、虱母子。屬於菊科,蒼耳屬。分佈全省平野至低海拔山地,採收期為3~9月。果實為發汗、利尿、排毒藥,有鎮痙、鎮痛、散風、止痛、去濕、殺蟲之作用,主治肌肉神經麻痺、梅毒、痲瘋、關節痛、水腫等。根及幹治感冒、扁桃腺炎、丹毒、高血壓、痢疾。莖葉浸液可當收斂劑,全草煎服可治中風、痲瘋、風邪、傷寒頭痛、耳痛等,莖葉搗汁或外敷可治療皮膚病。性味苦辛,寒,有毒。不可共豬肉食用。散氣耗血,虛人勿服。

35.牛皮消:正名飛來鶴,又稱萬能薯、隔山消、牛皮凍、奶漿藤、野紅苔。臺灣最早發現於臺南縣龍崎鄉。為多年生纏繞草本,全株披柔毛。地下塊莖供藥用。性味甘溫、美醇、無毒。功能為健脾消食、養陰補虛、消炎解毒、袪瘀消腫毒、強筋骨。主治虛勞損傷、疳積、腸胃炎、婦女赤白帶、各種癌症、梅毒、愛滋病、膽固醇過高、白血病、紅斑狼瘡、糖尿病、青春痘、內外痔瘡、疝氣、農藥中毒、毒蛇咬傷。葉可煎水外洗瘡毒潰爛或皮膚瘡疹瘙癢;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可治跌打損傷、腫痛、外痔、癰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