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原來源
4-1 種原來源
(一)種原來源
中國之牛,概稱「黃牛」,泛指犛牛和水牛以外的家牛 (Phillips, 1945; Marleen, 1985;鄭,1986;邱,1992)。在品種的定義上,指「中國固有的、曾經長期以役用為主的黃牛群體的總稱」(常等,1990)。依《中國牛品種志》(1986)及《中國黃牛》(1992) 的內容所述,上述所謂的「黃牛群體」指中國大陸及其周邊島嶼的各類地方品種黃牛,其中亦包括臺灣。有關中國地方黃牛的分類,依地理分佈區域,可劃分為北方黃牛、中原黃牛與南方黃牛三大類(鄭,1986)。晚近,由於現代遺傳科學和生物化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根據血液蛋白多態性及染色體結構特點,中國黃牛又可分為二大系統、三大類型(陳等,1990):I. 蒙古牛系-存在於北部(西北牧區、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II. 蒙古牛系與瘤牛為主的混血系-分佈於中部(黃河中、下游),屬中間類型(intermediate)的牛; III. 另在南部(長江中、下游至珠江、海南島)主要是混有瘤牛和部份斑騰牛(Bos banteng, 可稱爪哇牛)的特殊牛屬種群-南方型黃牛。上述中部地方的中間型牛為北方無峰牛南移與南方高峰牛北遷,二者混血的結果 (Payne, 1970);而南方型黃牛基本上亦含有歐洲牛的血緣,但主要受瘤牛血緣的影響較深,斑騰牛的血緣影響有從北向南逐漸升高的趨勢(王等,1990)。一般而言,南方黃牛大多肩峰較大,或亦有稱為高峰牛(high humped);而中部地方黃牛的肩峰較小,亦稱之為低峰牛(low humped),二者之間的體型大致上沒有什麼大的差別。臺灣黃牛基本上屬於中國黃牛的南方黃牛類型。有關黃牛存在於臺灣的歷史,最早可溯及西元六世紀的隋前時代即可能自中國大陸移住,遲亦於十七世紀的明朝後期即見諸文獻記載上,品種的形成至少近四百年。其間歷經荷蘭人與日本人的統治時期,雖曾引入印尼牛與印度牛的血緣,但影響甚微(李,2007)。臺灣黃牛,一般在民間俗稱(正)本地仔、(正)本島仔、(正)本土仔、黃牛、〝嬤仔〞等;另外,受過日本教育的老一輩人士也有習慣以〝kogyu〞(日語名稱) 稱呼之。
恆春分所之臺灣黃牛族群乃民國73年之前購自桃園、新竹、苗栗、雲林、高雄、屏東、臺東等地,當時黃牛主要用為與聖達牛進行雜交級進育種計畫。民國76年臺灣黃牛開始納入畜產試驗所之畜產種原保種計畫,計畫執行之初,著重在民間黃牛種原之引入與生殖細胞低溫冷凍保存方法之研發。民國78年起,對原有之黃牛族群依品種外貌特徵進行篩選,挑選較具品種特徵的黃牛1公58母以及引自金門之5公4母,開始進行保種族群之復育。恆春分所臺灣黃牛族群之飼養繁殖,從引進至今已在地飼養超過20年以上。現今申請登記之族群,為保種畜群之後代,具有三代以上均於恆春分所繁殖出生之母畜祖先(表1)。目前在養畜群為33公39母,共計72頭。
表1. 臺灣黃牛申請品種登記族群系譜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