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特徵
5-1 品種特徵
(一)品種特徵
隨著土番鴨毛色改進,白色番鴨的飼養族群逐漸普遍,使得黑色番鴨族群日益減少,不僅如此,民間飼養的黑色番鴨因白色番鴨引進,其後代已漸混雜白羽,民國78年民間飼養的黑色番鴨,外表普遍具有品種特徵(如圖4),現今民間飼養的黑色番鴨族群,很多皆已混雜白色羽毛(如圖5)。圖6為動物園觀賞用的番鴨,其毛色已明顯混雜,在民間黑色番鴨飼養場(雲林縣)甚至有白羽面積超過二分之一的番鴨 (如圖7),這些混雜顏色的番鴨其腳脛及蹼部同時呈現如黑色番鴨般的黑色與白色番鴨般的黃色,與黑色番鴨品種特徵明顯不相符(如圖8)。
圖4. 民國78年飼養於雲林的黑色番鴨。
圖5. 民國101年飼養於雲林的黑色番鴨。
圖6. 民國100年台北市立動物園混雜白色羽毛的番鴨。
圖7. 民國101年飼養於雲林的混雜白色羽毛番鴨。
圖8. 雜毛番鴨腳脛及蹼部同時呈現白色及黑色番鴨特徵。
黑色番鴨之特徵如下,公及母番鴨的外觀如圖9及圖10(吳等,1990)。
1. 喙為黑色角質,略呈粉紅色,尖端通常呈黑色。
2. 臉部有鮮紅色肉疣為其最大特徵。
3. 頭頂有冠毛,受到騷擾及興奮時常會豎起。
4. 頸部全黑,如果在上頸部或翅部有白色羽毛也被允許。
5. 背部呈墨綠色光澤,背部與尾部常呈水平狀態。
6. 尾部羽毛亦為墨綠色,長度比一般家鴨為長,寬度則幾乎與背部同寬。公番鴨沒有性捲羽。
7. 腳脛及蹼為黑色,腳趾長而銳利。
8. 體重方面具有兩相性。
9. 母番鴨具賴菢性,受騷擾時發出尖銳叫聲,聲音與一般家鴨不同,公番鴨則聲音沙啞。
10.翅膀強健有力,善飛翔。
11.公番鴨為爭領域及社會地位,常有打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