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流程
4-2 選育流程
(二)選育流程
1989年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家畜生理系(台南縣新化鎮)進行迷你豬蘭嶼豬種(Miniature Lanyu,M)胚移置至杜洛克種(Duroc,D)新母豬試驗時,以人工授精方式應用來自畜產試驗所台東種畜繁殖場蘭嶼豬保種族群之蘭嶼種公豬二頭與配核南場六頭杜洛克種母豬;並以核南場三頭杜洛克種公豬與配五頭蘭嶼種母豬,分別生產DM與MD仔豬。杜洛克與蘭嶼豬雜交後裔仔豬於八週齡時檢視毛色,不論正反雜交(DM與MD)仔豬群均有65﹪仔豬身體兩側呈現黑色條紋與紅棕色條紋交互排列型式。這些具棕黑條紋豬隻成長至五月齡時,選留6公12母(DM與MD組各3公6母)為種畜,形成迷彩豬選育族群第一代(F1)種豬群;並於1990年7月至1991年12月間開始進行發情觀察與配種。配種組合計分四種:DM×DM、MD×DM、DM×MD與MD×MD,每頭母豬分娩2胎。
F1代母豬第一與二產次共分娩182頭仔豬(F2代),其中17頭仔豬身體兩側呈現白色條紋與紅棕色條紋(棕白條紋)交互排列型式;而第三與四產次共分娩145頭仔豬,其中11頭仔豬具棕白條紋毛色。這些具有棕白條紋豬隻五月齡體重不超過35 ㎏者(但有些體側有棕黑條紋者),共計選留6公18母為第二代(F2);其中6頭公豬均為棕白條紋,而母豬分別有8與10頭為棕黑條紋與棕白條紋;於1993年7月起分六組併欄配種(每組1公3母)。母豬群於1993年11月至12月間陸續分娩,紀錄仔豬出生重與毛色,並於八週齡離乳與稱重,其中全黑仔豬(不分性別)及棕黑條紋公仔豬逕予淘汰;而具棕白條紋、棕黑條紋或紅棕色母仔豬則繼續飼養至五月齡,選留體重30 ㎏以下者作為第三代(F3)種畜;如此週而復始進行一年一世代選育模式。1998年起則改以全同胞兄妹配種進行近親品系選育,期育成兼具醫學實驗與休閒觀賞用途的迷你型豬種為目標。近親選育各家族系譜如附件所示,擬選留之家族未達下列標準者(選育主要流程如圖1所示),則不予留種,此為選育過程中種畜家族流失之原因:
1.出生時平均活仔數未達4頭,且八週離乳育成率未達70%者。
2.五月齡重高於所有後裔平均體重者。
3.出生至五月齡時,毛色提早淡化者。
4.後裔育成後,全為單一性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