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經過
4 育成經過
試驗項目、年別及地點:項 目 | 年別 | 地點 | 說明 |
1.種原引進 | 1985-1986 | 新竹、台南、花蓮
、台東、高雄、嘉義、台中 | 自全省七個地區收集具本地土雞外表
型特徵之雞隻,建立基礎族群。 |
2.種原觀察 | 1986-1987 | 本所 | 基礎族群依逢機配種方式進行系譜繁
殖,並觀察其生長性狀、繁殖性狀及
適應性。 |
3.族群分離 | 1987 | 本所 | 基礎族群逢機分為近親繁殖族群與對
照族群,其中對照族群係採逢機配種
繁殖,並於1989年終止。 |
4.近親繁殖 | 1987起 | 本所 | 近親繁殖族群依全同胞近親配種方式
繁殖,純化土雞各項特性;至1994
年止,其近親係數已達0.734以上。 |
說明:
於1985年10月自全省各地收集較具典型土雞表現型,如單冠、羽毛黃色或雜色、腳脛鉛色或黑色、行動敏捷、具好鬥性與皮膚毛孔細緻等特性之雞隻,供為繁殖基礎族群 (base population) 之種雞。收集地點與隻數如下:新竹A地區,7隻;新竹B地區,2隻;台中地區,80隻;嘉義地區,46隻;台南地區,73隻;高雄地區,17隻;台東地區,48隻;花蓮地區,15隻,共計288隻。依收集地區來源不同,自1986年起開始以逢機方式進行系譜繁殖。隨後於1987年開始將區域來源不同之雞群獨立分群,逢機分為近親繁殖族群與逢機配種對照族群,其中對照族群之隨後各代均以逢機方式進行配種繁殖,惟因受限於經費、飼養空間與人力等因素,故於1989年即中止該對照族群,不予繼續維持飼養(戴等,1995)。
近親繁殖族群則以全同胞近親配種方式進行繁殖選育,並依其來源區域形成近親品系;其配種模式如圖1所示,其中X、A、B、C、D、E、F、G 與 H 為各不同世代之個體雞隻,而每世代於同一來源之雞群中選留全同胞數目最大的家族3∼5個;且個體具典型之單冠、羽毛黃色或雜色、腳脛鉛色或黑色、行動敏捷、具好鬥性與皮膚毛孔細等特性之雞隻,供為繁殖用之種禽。自七個不同地區收集之種雞,經全同胞近親交配一代後,因新竹、高雄及花蓮三地區的雞群未有足夠數目的全同胞兄妹可供第二次全同胞繁殖,故自 1987 年起剩下四個地區的雞隻可供近親繁殖配種用(請參見圖 1)。近親品系代碼 L7、L9、L11及L12,則分別為由台南、台東、嘉義及台中等四個不同地區收集之種雞繁衍而來。
本研究之近親族群在繁殖上亦未能逃脫近親衰退的嚴厲影響之事實,亦印證了Jull (1929a,1929b) 的報告結論:全同胞或半同胞所產生的衰退在第一與第二世代之表現最為明顯 (drastic losses)。僅存之四個近親品系各世代於16週齡時之飼養隻數及40週齡時之留種隻數如
表1所示。近親係數 (F) 之估算係參照 Falconer (1989) 之公式Ft=1/4(1+2Ft-1+Ft-2)計算,其中 t 為近親世代數,並假設所收集之原始種雞群來自逢機配種理想族群,即 F0=0。
表一.1986至1994年間各近親品系十六週齡飼養及四十週齡留種隻數a
| | | 近親 | 品系 | |
年別 | 性別 | 7 | 9 | 11 | 12 |
1986 | ♂
♀ | 78(15)
75(40) | 43(10)
48(33) | 39(6)
40(22) | 84(17)
72(46)
|
1987 | ♂
♀ | 114(8)
103(25) | 98(7)
61(15) | 74(10)
72(38) | 90(15)
96(43)
|
1988 | ♂
♀ | 65(3)
51(19) | 37(8)
36(25) | 145(15)
125(47) | 119(13)
131(34)
|
1989 | ♂
♀ | 73(22)
82(61) | 130(45)
116(104) | 54(19)
45(36) | 70(11)
73(32)
|
1990 | ♂
♀ | 72(8)
111(28) | 226(21)
281(121) | 140(30)
108(107) | 81(14)
85(27)
|
1991∼1992 | ♂
♀ | 84(4)
118(9) | 503(24)
937(91) | 425(34)
387(116) | 111(11)
131(33)
|
1993∼1994 | ♂
♀ | 172(31)
194(92) | 77(27)
231(69) | 78(31)
340(101) | 81(15)
190(62) |
a括弧內為40週齡時留種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