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試驗結果
5-6 田間試驗結果
本分所自民國七十三年由民間引進褐色菜鴨針對40週齡體重、蛋重、蛋殼強度及52週齡產蛋數等性狀選拔優良公母鴨配種、繁殖、檢定,在評估母鴨每代遺傳改進量均具有正面改進效果,然因無與民間之鴨種做產蛋性能之比較,無法據以為本選育鴨群推廣之參考,故於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一年進行產蛋性能檢定比較試驗,試驗分別於民間鴨場與分所執行,民間採用平飼,分所內採部分平飼、部分籠飼。
民間鴨場檢定:選擇屏東地區3家蛋鴨場做為比較產蛋性能之場地,每家蛋鴨場以本所選育褐色菜鴨L105品系鴨種及民間南、東兩家(屏東、宜蘭)褐色菜鴨孵鴨場之雛鴨各400隻作為試驗鴨群,試驗期間0至4週給予含粗蛋白質(crude protein, CP) 17﹪大成牌小鴨料,5至8週餵飼CP 15﹪大成牌中鴨料,9週至20週餵予100g/隻日之玉米,20週以後則給予蛋鴨料任食至試驗結束,收集產蛋5%之日齡,40週齡蛋重、體重、蛋殼強度及52週齡產蛋率之資料分析比較產蛋性能。
宜蘭分所檢定:以民間南、東兩家(屏東、宜蘭)褐色菜鴨孵鴨場之雛鴨與本所選育之褐色菜鴨L105品系之雛鴨各250隻作為試驗鴨群,試驗期間0至4週給予含CP 18.5﹪粉料,5至15週餵飼CP 13.5﹪粒料,16週以後則給予18.5﹪蛋鴨料至試驗結束(各期間均任食),各鴨種並於12週上籠100隻,以籠飼方式飼養至試驗結束,另依來源各150隻以平飼方式相同飼養條件至試驗結束。在產蛋期間,進行40週齡蛋重、體重、蛋殼強度及52週齡產蛋率等各項經濟性狀之比較。
試驗結果如表15所示,不同來源各鴨種進行田間試驗之產蛋性能比較,由在民間蛋鴨場檢定之結果顯示各受測鴨種在產蛋5﹪日齡、40週齡平均體重及40週齡平均蛋重均相當接近,分別為151-155日、1410-1413g及71.1-71.9g;然,於40週齡平均蛋殼強度性狀,本分所選育鴨種以5.3 kg/cm2顯著高於南、東兩民間孵鴨場之鴨種(4.9 kg/cm2及5.0 kg/cm2);52週齡產蛋率分別為81.8﹪、79.1﹪及80.9﹪,分所鴨種有較佳之趨勢。在分所試驗場地之試驗結果顯示:無論平飼或籠飼,本分所鴨種在40週齡平均蛋殼強度亦遠優於兩民間孵鴨場鴨種,且分所鴨種在平飼情況下52週齡產蛋率為82.5﹪,籠飼亦達88.7﹪(陳等,1992)。
顯示本分所鴨種歷經限定指數之選拔後,在蛋殼強度性狀上顯著優於民間鴨種,且能維持穩定之產蛋率。
表十五.不同來源褐色菜鴨產蛋性能比較
| 初產5﹪
日齡(日) | 40週齡體重
(g) | 40週齡蛋重
(g) | 40週齡蛋殼
強度(kg/cm2) | 52週齡產蛋率
(﹪) |
民間場A(平飼) | | | | | |
南部孵化場 | 155 | 1410 | 71.1 | 4.9a | 79.1 |
東部孵化場 | 151 | 1413 | 71.9 | 5.0a | 80.9 |
宜蘭分所 | 154 | 1412 | 71.8 | 5.3b | 81.8 |
分所AB(平飼) | | | | | |
南部孵化場 | 114 | 1369 | 66.0 | 4.6 | 77.7 |
東部孵化場 | 114 | 1351 | 67.4 | 4.6 | 82.5 |
宜蘭分所 | 114 | 1388 | 67.5 | 5.1 | 82.5 |
分所A(籠飼) | | | | | |
南部孵化場 | 114 | 1354 | 68.4 | 4.9 | 85.5 |
東部孵化場 | 114 | 1325 | 67.2 | 4.8 | 85.3 |
宜蘭分所 | 114 | 1355 | 68.4 | 5.3 | 88.7 |
A:民間蛋鴨場育成期飼養條件與分所試驗場不同。
B:分所平飼試驗場因狗於49週齡侵入咬死鴨隻,故為49週齡產蛋率。
a, b: 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