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原來源
4-1 種原來源
白羅曼鵝(White Roman Geese)於1996年為臺灣飼養量最多的鵝種,市場佔有率為97.6%(王等,1996),其原產於地中海地區,是歐洲古老的品種之一,在歐洲各國被廣泛地飼養。依據Halbach(1989)記載,羅曼鵝屬小體型(Light class)鵝品種,年輕的種公鵝與母鵝體重分別為10與9磅(即4.54與4.09公斤),而經產之種公鵝與母鵝體重分別為12與10磅(即5.45與4.54公斤),臺灣於1973年自丹麥引進白羽的商用品系,全身羽毛純白,故稱白羅曼鵝。白羅曼鵝全身羽毛白色,喙、腳脛和蹼均為橘紅色,眼為藍色。成年公鵝體重6.0-6.5公斤,母鵝5.0-5.5公斤,母鵝一般控制在210-240日齡開始產蛋,年產蛋數45枚。白羅曼鵝像大部分的歐洲白鵝一樣,剛孵出時雛鵝出現有色絨毛,而到了第一次換羽時即脫換成白色羽毛,可根據絨毛的顏色鑑別公母。一般色深者多為母鵝,色淺者多為公鵝(李與吳,2004)。
於1970年代,為響應當時 謝主席東閔先生「空地種草」的號召,有效利用牧草資源,節省進口飼料之消費,生產高級肉品,增加農民之收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彰化種畜繁殖場(彰化場)遂於1974年自丹麥之丹頂種鵝場進口400隻白羅曼鵝,經生長和繁殖性能觀察試驗後,每年以逢機配種方式繁衍後裔200隻至1984年止。種鵝於產蛋期除供應飼糧之外,亦提供足量之牧草。由於進口白羅曼鵝缺乏就巢性,需以人工孵化繁殖,然鵝之大量繁殖在我國尚屬首次,以往種蛋均自然孵化,故當時孵化機之製造係委由孵化機製造商參照鴨蛋孵化條件略加修改而成,於1978年進行「溫度及濕度對鵝隻孵化率之影響」試驗,用以開發鵝蛋人工孵化之技術,且於1982年進行「白羅曼鵝種蛋冷藏貯存時間對孵化率之影響」之研究,探討白羅曼鵝種蛋在低溫下,其貯蛋日數與孵化率的關係,作為種蛋保存上的研究參考。臺灣在此階段之在養鵝隻數約150萬隻,經營規模均不大,以副業經營者居多。
於1980年代,農家養鵝型態已逐漸轉型,大規模之專業鵝場紛紛成立,在養隻數增至350萬隻,本場為因應市場變化與業者需求,乃著手進行研究,期改進鵝隻生產性狀與建立鵝隻飼養管理模式,並於1985年協助業者籌組臺灣省養鵝協會,同年彰化場承蒙雜糧基金會經費補助鵝隻選育生產計畫,從美國引種白羅曼鵝160隻,經生長及繁殖性能觀察後,併入原始族群,進行鵝隻選育生產,檢定產蛋性能,最初利用自行設計之陷阱籠,記錄鵝隻個別產蛋情形,然仍無法完整記錄鵝隻個別產蛋資料,因此很難執行精確的選拔工作,故設計適當之種鵝籠,配合飼槽與水槽,使種鵝完全脫離水池,以籠飼方式飼養,可精確記錄種母鵝每日的產蛋數,並於1987年執行「鵝人工授精技術之開發」計畫,開發適用之人工授精技術,解決籠上種鵝繁殖下一世代的問題,且於同年檢定籠上60隻種母鵝之初產次蛋數,每隻為35.1±14.4枚。於次年檢定其第2產次之蛋數,47隻種母鵝之每隻產蛋數為46.9枚。
於1991年,鵝隻在養隻數已達500萬隻,產業規模已趨向專業化經營型態,業者對鵝隻生產性能及經營管理技術需求甚殷,彰化場深入了解業界需求,特別重視相關問題之試驗研究。一般養鵝業者僅依鵝之外表型選留後代,並未對體重及產蛋數等重要經濟性狀作選拔,而彰化場自1985年起至1993年止,開始對白羅曼鵝之產蛋數進行選拔,於1993年之種母鵝初產蛋數已達每隻38.6±13.3枚,並以當年尚飼養於鵝籠之現有白羅曼鵝群為第0世代,進行白羅曼鵝選育計畫,於1994年起至1999年止之選育目標為改善鵝群體型與母鵝產蛋率,陳等(2003)指出1994-1999年的選育成果中,鵝隻的體型已有改善,性成熟年齡亦見提早,然其產蛋性能之表現不如預期,所以如此除種鵝後裔選留時間延遲的可能影響外,選留種鵝的方式也可能有所影響。故彰化場自2002年起將其鵝群分成高體重與高產蛋之兩群,分別針對鵝隻之體重與產蛋數持續進行選拔,而選育成高體重與高產蛋之兩種品系。其中高體重品系為對鵝隻8週齡體重持續進行選拔者,至2007年已選育至第12世代。由於對鵝飛機翼發生率之研究始於2003年,迄今仍未釐清其機制,故本品系於選育過程中未曾針對飛機翼予以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