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來自 台灣畜產種原知識庫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



五十週年慶感言

酪農輔導員 翁振銘

  吾為酪農測乳輔導員,從民國69年起服務至今,談及當時酪農戶之規模,每戶總頭數約70頭左右,測乳頭數約在50頭以內,那時測乳之方式,大部分酪農以桶式擠乳之後裝於水桶以秤重量之後採樣,拿到集乳站以貝氏瓶法測其乳脂率並填寫記錄表。以後漸漸改成現今之擠乳室設備,並裝流量計以利採樣之後送達新竹分所檢驗分析牛乳之各種成份,如脂肪率、蛋白質、乳糖、總固形物、尿素氮、檸檬酸及體細胞數,尤其以體細胞數對酪農最為重要,能早期發現潛伏性乳房炎之牛隻,早期治療、減少損失。

  當時酪農飼養牛隻之粗料主是狼尾草、盤固草,並添加些副產物如:玉米桿、麥麩、鳳梨皮、蕃茄渣、啤酒粕等,以自己之勞力來飼養。長期累積經驗,使牛群規模之擴大、設備齊全、改成自動化減少人力。如今大部份酪農皆由國外進口優質之苜宿、燕麥等牧草,使其不缺粗料,並能提升各種營養成份,使牛乳之質與量雙重改進。更利用國外進口冷凍精液,施以人工授精,繁殖優良下一代,使場平均乳量達現今7000公斤以上,增加酪農之收益。

  談及酪農之心聲,由於早期設備之缺乏,急需各項之補助,如擠乳室、儲存室、割草機、污水處理之補助,期能增加收益。如今飼養已上軌道,卻碰到冬季剩餘乳之問題,使生產越多鮮乳損失越大,產銷不能平衡。

  由於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共識營、巡迴講習、牧場評鑑等,增進酪農交流、意見之溝通、牧場設備之增進,並朝休閒觀光之路邁進。自從加入WTO後各項之競爭隨之而來。酪農當務之急,是要降低鮮乳之生產成本,提升鮮乳之品質,降低體細胞數,儘量控制冬夏季乳比例。期使剩餘乳降到最低,使廠農雙蒙其利。酪農事業才能蒸蒸日上。

  適逢乳業協會五十週年慶,本人願以輔導員身份,做為酪農與協會之溝通橋樑,使酪農事業順利興旺。最後祝協會各項業務順利發展。




此文件的網址 : 
https://agrkb.angrin.tlri.gov.tw/index.php?page=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