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園地 |
日本DHI乳牛群繁殖性能與乳產量相關之調查成果
新竹分所 李素珍 摘譯
前言
本文有關日本乳業報導摘自日本「畜產 研究」第63卷第4期之研究報告,供國內產官學界參考,新竹分所亦將以國內DHI資料庫統計分析相似報導。
一、昭和50年至平成18年之乳牛群概況
1. 乳牛305日校正乳量
日本「家畜改良事業團」於平成18年(西元2006年)公布:自昭和50年(西元1975年)至平成17年,32年間日本全國乳牛參加
DHI 計畫中「305日校正乳量」之成績,昭和50年平均5,826公斤,平成1年(西元1989年)平均7,705公斤,平成18年平均達9,179公斤(圖1),平成18年乳量平均為昭和50年乳量平均的1.576倍,顯示這32年來參加
DHI 計畫之乳牛乳量明顯進步。
2. 乳牛被淘汰之原因
3. 胎距
自昭和51年(西元1976年)至平成18年都府縣與全國參加
DHI計畫乳牛之胎距(圖3、5、6、8、9、10、11內說明以「分娩間隔」表示)成績(圖3),這31年來,都府縣每年平均都超越全國平均;昭和51年全國平均為403日,平成17年全國平均為434日,平成18年全國平均為431日,與昭和51年之數據比較約延長1個月,顯示乳牛之胎距成績明顯退步。
4. 受胎率
二、調查乳牛群繁殖性能與乳產量相關之目的
乳牛群經營管理除飼養健康乳牛外,必須瞭解其乳量、乳質、繁殖性能等生產性能,因此有必要參與
DHI 計畫以檢定其性能。鑑於前述平成18年以前乳牛群概況,乳量雖顯著上升然而繁殖性能卻退步,而目前飼養成本高漲,有必要瞭解最近狀況再提供酪農飼養管理改善之建議。
三、調查乳牛群繁殖性能與乳產量相關之內容
四、調查乳牛群繁殖性能與乳產量相關之結果
1. 經產牛頭數和總乳量
千葉縣30戶乳牛場經產牛頭數分布如表1,以30-40頭之乳牛場戶數
最多,有10戶,其次為40-50頭及超過50頭者各有7戶。此30戶經產牛頭數最高為82.3頭,最低為16.4頭,平均41.8頭,而總乳量分布如表2,總乳量超過50萬公斤的有7戶,低於20萬公斤的有4戶,其中總乳量最高者為83.6萬公斤,最低者為11.8萬公斤,平均39.3萬公斤。經產牛頭數和總乳量之相關如圖4,兩者相關係數高達0.9437(P<0.01),顯示:乳牛場經產牛頭數高者其總乳量相對的高。
表
1、千葉縣30戶乳牛場之經產牛頭數分布
經產牛頭數(頭) |
乳牛場(戶) |
> 50 |
7 |
40 - 50 |
7 |
30 - 40 |
10 |
20 - 30 |
5 |
< 20 |
1 |
表 2、千葉縣30戶乳牛場之總乳量分布
總乳量(萬公斤) |
乳牛場(戶) |
> 50 |
7 |
40 - 50 |
3 |
30 - 40 |
12 |
20 - 30 |
4 |
< 20 |
4 |
2. 經產牛頭數和胎距
表 3、千葉縣30戶乳牛場之胎距分布
平均胎距(日) |
乳牛場(戶) |
411 - 420 |
4 |
421 - 430 |
4 |
431 - 440 |
9 |
441 - 450 |
4 |
451 - 460 |
2 |
461 - 470 |
2 |
471 - 480 |
1 |
481 - 490 |
2 |
> 500 |
2 |
3. 胎距和總乳量
4. 經產牛每頭乳量和經產牛頭數
表
4、千葉縣30戶乳牛場經產牛每頭乳量之分布
經產牛每頭平均乳量(公斤) |
乳牛場(戶) |
6,000 |
1 |
7,000 |
2 |
8,000 |
9 |
9,000 |
9 |
10,000 |
9 |
5. 經產牛每頭乳量和胎距
6. 胎距和分娩後初回授精日數
表 5、千葉縣30戶乳牛場分娩後初回授精日數之分布
分娩後初回次授精日數平均(日) |
乳牛場(戶) |
< 80 |
2 |
80 - 90 |
4 |
91 - 100 |
6 |
101 - 110 |
7 |
111 - 120 |
5 |
121 - 130 |
3 |
> 131 |
3 |
7. 胎距和授精回數
表
6、千葉縣30戶乳牛場授精回數之分布
平均授精回數(次) |
乳牛場(戶) |
< 2 |
7 |
2.1 - 3.0 |
18 |
> 3.1 |
5 |
8. 胎距和空胎日數
9. 授精頭數與妊娠頭數
五、結 論
1. |
乳牛場經產牛頭數高者其總乳量相對的高。 |
2. |
乳牛場經產牛頭數多者其胎距平均有較短的趨勢。 |
3. |
乳牛場總乳量高者其胎距平均有較短之趨勢。 |
4. |
乳牛場經產牛頭數多者其經產牛每頭乳量有較高的趨勢。 |
5. |
乳牛場經產牛每頭乳量高者其胎距平均有較短的趨勢。 |
6. |
乳牛場胎距平均日數低者其分娩後初回授精日數平均有較短的趨勢。 |
7. |
乳牛場授精回數多者其胎距平均較長。 |
8. |
乳牛場空胎日數平均短者其胎距平均也較短。 |
9. |
乳牛場授精頭數愈多其妊娠頭數也愈多。 |
六、建 議
乳牛場提高乳牛繁殖效率需考慮之因素眾多,然而不外乎要具備健康 的「乳牛」,配合「酪農」良好的飼養管理,提供適當的「營養」及「夏季熱緊迫之紓解」等。以往認為乳牛乳產量高者其繁殖性能可能會比較差,然而本調查報告結論認為飼養管理才是最重要者,建議酪農多花心思去照顧乳牛群,乳牛群才會有正面的回饋。
摘譯自:前之園孝光、宮上童也、武田善秀、高梨勝、樋口勝治、松田延儀、江藤哲雄。2008。 牛群檢定農家における平均分娩間隔と檢定成績の分布。畜產の研究63 (4): 42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