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料專欄
畜試所恆春分所 陳嘉昇
這個問題如果問草農,幾乎只有一個答案:後者好;若問酪農呢?除了深切體驗過的人,大部分都心無定見。問我呢?答案也只有一個:前者好。事情總有多個角度,為何可以如此肯定的說呢?因為經營的基本面是顧客至上,青 貯的顧客是動物飼養。從各種實證來看,就是後者比較好,至於其中的執行面問題、經濟問題等是經營者要去克服的。
十幾年前,筆者第一次為了青割玉米問題「出診」,就是為了當時有一個產量很高的品種,擠太空包時怎麼擠都流湯汁。我建議經營者:再留一星期。他說:「再留也照樣流湯汁,留到玉米粒硬 梆梆,顧客都抱怨吃下去後排出來了也沒用」,當年機械細切度沒現在好,連著玉米粒的「甜甜圈」比現在大很多,確實是個大問題;然後又看到田間生產與舊時調製者為品種喬不定,加上深刻體驗 青貯的顏色、香氣、籽粒軟硬的品種差異,促成日後要去找出一個「同步成熟」、好的青貯品種的動機。
本專欄99年10月號曾列出夢幻品種的10個條件,順序是:1.全株高消化率,2.全株水分與籽粒成熟度配合良好 … 就是這個意思。經過那麼多年,感覺還真是夢幻,因為一般的田間生產者對品種的要求是倒著排的:沒水之下能長、高產、抗性 … 等等,除非顧客端提出需求,夢幻型的前三項可能都不在草農的字典之中!
近來有草農對我說,酪農比較喜歡籽粒已硬、葉片還整個青綠的青貯原料,因為比較容易壓實, 壓出水來以後,青貯槽的密封性比較好;也有打算新建青貯槽的酪農打電話問我:草農說葉片綠的原料做青貯比較好是對的嗎?也有人問:乾葉子的消化率是不是不好?真是似是而非、一片迷霧。現在進口商 又不斷引種,能長時間維持莖葉青綠的品種優先考量,無人發言怕又走回老路,因此,只好繼續乾物率與品質的老問題,只是這一次要將莖葉及籽粒拆閱來說。
Stay green 是硬質玉米的進步、是青貯玉米的退步
表1
. 籽 粒用玉米與青貯用玉米的重要特性
特 性 |
籽粒用玉米 |
青 貯用玉米 |
籽粒產量 |
高 |
足 夠 |
牧草產量 |
足 夠 |
高 |
莖 桿 |
硬 挺 |
可消化性 |
葉 |
未 知 |
可消化性 |
子實硬度 |
硬 |
軟 |
植株乾燥度 |
長 綠 |
(Stay green )同步(synchronous) |
成熟日數 |
充分利用生長季 |
晚熟 5-10天 |
( 摘自:Lauer, Coors, Shaver,www.uwex.edu/ces/forage/corn_silage_types.htm )
Stay green
品種需愈乾硬的籽粒才能平衡其適當乾物率
乳漿線是玉米粒生理成熟度的表示法,對青貯玉米的意義是用來指出粗略的全株乾物率,但是這個「粗略指標」在加入了 stay green品種後變得更粗略。威斯康辛大學曾進行調查,當玉米粒的籽賣成熟度是乳漿線1/2時,全株乾物率從28%至50%都有,Stay green 品種因為莖棄的
含水率高,需要更乾、更硬的籽粒才能來平衡適當的青貯乾物率,而這更乾、更硬的籽粒導致胚乳消化率降低,青貯採食率也較低,在普遍輾壓的狀況如此,在缺乏輾壓的國內狀況當
更甚。此外,莖桿要長綠、堅挺,不免質地堅硬,纖維消化率差。加上,優良硬質玉米的穗軸必須堅硬,在在說明為追求高品質,青貯玉米與硬質玉米是走在相反的道路上。
美國加州曾因消化功能絮亂與出血性腸炎以致牛乳大幅減產,很多人相信使用 stay green 品種是造成牛隻健康問題的原因,雖然也有佛羅里達大學的論文指出 stay green 品種的採食量與消化率都低,但對所監控的健康指標並未發現負面影響(Arriola, 2006),不過總而言之,不管了解或不了解的人怎麼說,stay green 品種至少對營養或健康是沒甚麼正面意義的。
結 語
Stay green 對草農較有利,不會看著植株的乾去而心急,卻不利於飼養端;反過來說,「同步」的品種可提前收穫,不需要等到籽粒太硬。青貯槽壓實時,水分高的料感覺比較好
壓,會錯誤地以為這樣就壓好了;夠乾的料不好壓,但才能壓到是夠的密度。不過,料太經會讓草農吃虧,所以價格還是關鍵因素。乾物質計價可以顯示其品質價值,且對雙方都有好處。在畜產的立場,品種的選擇還是應有堅持,未來的品種可以要
晚熟一點,但不會是stay green或質地強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