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飼養管理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吳永惠
壹、 |
前言 |
|
碰到偶而僅一頭母牛流產,畜主都會覺得在所難免,自己苦思可能原因,但往往查不到切確原因;若在短期間內有多頭相繼流產,畜主才會警覺事態嚴重而開始求助於防疫單位或獸醫師。沒錯,因為母牛流產的原因如下一項所列,相當多種,在國外版牧牛群,通常流產率每月或每年沒有超過3%(2∼5%),會被認為是“正常的”。然而,在密集圈養的國內,遇到母牛流產了,縱令是僅一頭發生而產,還是要步步小心,要理出一套「處置步驟」,免得後來發現這是“流產風暴(通常為傳染性病原所引起的,會有10%以上的流產率)”的開始,悔恨當初沒好好處理,使得病原已污染牛場整個牛群或環境,隨時都有再發生的疑慮或困擾。。 |
貳、 |
流產的原因 |
|
母牛流產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非傳染性病因和傳染性病原。非傳染性病因大多要靠畜主自我詳細檢討,才能查出「可能」原因。傳染性病因,縱令畜主提供完整的疫情(流行病學)與病材(流產胎盤/胎衣和胎兒,甚至血液、尿液與分泌物),進行各種檢查(培養細菌、分離或PCR病毒、病理切片鏡檢、血青抗體力價檢查),頂多也僅約50%可查出“正確”病原。因此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流產,要查出流產的真正病因往往僅約30∼40%而已。 |
一、 |
非傳染性病因/疾病 |
1. |
母牛營養障礙:營養不良;維他命A、E、硒或碘缺乏。 |
2. |
母牛嚴重之全身性、急性或熱性疾病;如腹痛、臌脹等。 |
3. |
母牛生殖器疾病子宮內膜炎、子宮/絨毛膜發育不全或病變、胎膜水腫或部分扭轉、羊水過多。 |
4. |
母牛內分泌異常:黃體內泌素不足(習慣性流產)、動情素或醣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 |
5. |
藥物尤其賀爾蒙劑之誤用:醣皮質類固醇、前列腺素、催產素、動情素、麻醉藥、驅蟲劑、利尿劑、平骨肌收縮劑等的不當投予。 |
6. |
人為或環境性刺激:腹部撞擊(通常不大可能流產,因有羊水保護)、跌倒、劇烈運動、酷暑(過度潮濕、擁擠、悶熱)、嚴冬、粗暴式的直腸檢查、過度緊迫(如保定、修蹄、免疫注射)等。 |
7. |
化學物或有毒植物之採食:硝酸鹽、氧化奈、砷、洛荷草、松針、易醱酵飼料或酸敗青貯料、葵花子餅超量。 |
8. |
胎兒要常:畸形、多胎始妊娠、胎膜水腫。 |
二、 |
傳染性病原/疾病 |
(一) |
病毒性: |
1. |
赤羽病 |
2. |
中山病 |
3. |
牛流行熱 |
4. |
藍舌病 |
5. |
牛病毒性下痢 |
6. |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傳染性膿皰性陰戶陰道炎 |
7. |
牛巨大細胞病毒感染症 |
8. |
其他病毒如里夫谷熱、副流行性感冒等。 |
(二) |
立克次體性:1.披衣菌病
2.Q熱 3.艾利希體 4.邊蟲病 |
(三) |
細菌性: |
1. |
布氏桿菌病 |
2. |
鉤端螺旋體病 |
3. |
沙門氏菌病 |
4. |
李氏菌病 |
5. |
生殖器彎形菌病 |
6. |
其他細菌如化膿隱秘桿菌、黴漿菌、粘絲菌 |
(四) |
黴菌毒素中毒:發黴之粗(草)料、精料、青貯料、酒糟等。 |
(五) |
原蟲性:1.新孢子蟲病 2.弓蟲病
3.滴蟲病 |
三、 |
流產的處置步驟 |
1. |
盡快將流產牛隔離,盡速移除流產物(胎盤、胎兒、分泌物),並清洗消毒流產物所污染的床面和環境。因為萬一是傳染性流產,病原會傳播給其他牛。 |
2. |
檢視流產胎盤與胎兒:正常胎盤如圖1。很多傳染性流產(如赤羽病、布氏桿菌病、彎形菌病、李氏菌病、披衣菌病、Q熱、弓蟲病等),胎盤有的會有輕重不一之病變如圖2;但有的如新抱子蟲病一樣,胎盤和胎兒通常都無特異性病變。傳染性流產的胎兒也常有輕輕重重之自溶,赤羽病會有關節彎曲或水腦(頭顱可能變大)﹔中山病頭顱也可能變大;有的胎兒會有心囊炎、胸膜炎、腹膜炎、支氣管肺炎等。 |
![](inPages/magzine/dfar/dfar215/dfar215p5.jpg) |
![](inPages/magzine/dfar/dfar215/dfar215p5-1.jpg) |
圖1.正常懷孕胎盤,子葉可看到線條樣血管,但不
會有出血、壞死、混濁、變色等病變;子葉間
組織幾乎透明,不會變厚、溷濁等,也無滲出
液覆蓋。胎兒不會自溶。 |
圖2.傳染性流產有的胎盤在子葉和/或子葉間組織,
會有輕重不一之病變如混濁、變色 (褐、黃紅
或灰色)、出血、壞死、增厚、水腫、滲出物
覆蓋。胎兒有的會自溶或其他病變 (如胸膜炎
、腹膜炎等) |
3. |
將胎盤和胎兒用新塑膠袋包裝好,放在4℃冰箱冷藏,並盡快送到防疫單位(防治所或動保處)或大學動物醫院去進行細菌培養、病毒分離或PCR、病理切片檢查、血清抗體力價檢查等檢驗。 |
4. |
若明知流產原因為非傳染性病因,則應針對病因,改善飼養管理。 |
5. |
傳染性病原媒介動物的檢查或驅除:如狗有可能傳播新孢子蟲病,貓可能傳播弓蟲病,種公牛有可能傳播滴蟲病,老鼠有可能傳播各種病原。另外也要防止這些媒介動物的糞尿污染牛之飼糧。 |
[回上頁 | 顯示此文件為可列印格式]
此文件提供者: shuYing - [評分 : 0.00 (0 票選) | 評分!]
|